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新月异,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伴随着人均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渐被拉大的现状也越来越明显,同时也越来越棘手。这一点可以从我国近些年的基尼系数中得到证实。而且贫富差距已在社会的不同阶层中、社会各行业间以及地域之间普遍存在。如此这些已然成为当今社会各个阶层最为关注的热点中的热点。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不合道理的方面。若这一问题继续恶化,必然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连带出很多对我国发展不利的问题。面对这样一个影响社会稳定且影响我们国家积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的问题的出现,我们必须从实际情况入手,看清问题的本质并对症下药,从根源上来解决问题。换而言之就是从收入分配角度入手,解决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学术界中也已经针对收入分配问题有了非常全面的理论基础。本人认为教育的等级性是影响收入分配各因素中的最为重要的一个,同时教育又是人力资本存量产生的最主要来源。当代中国的经济体制结构中,知识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最根本因素,其他各因素均由知识所创造以及衍生过来。知识我们又可以理解成为教育资本,是形成人力资本的最重要途径。因此,影响收入分配的最根本因素可以看成是劳动者所受教育的多少以及受教育的程度的多少。一般情况下,教育划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研究接受不同等级的教育的劳动者其收入分配状况的不同。通过研究发现,劳动者所受教育的等级性高低决定劳动者收入水平的高低。所以改变劳动者受教育的年限及程度便是改善收入分配不均的最根本之所在。根据上述原因,本文引入教育等级性这一概念,根据受教育者所受教育的年限以及受教育的程度,计算出受教育这所承载的创造社会财富能力的多少,以此来衡量受教育者在收入分配问题上所占有的分量的多少。本文从教育等级性的角度入手,深入分析教育等级性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力求从根源上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积极构建和谐社会下的教育公平,从而改善收入差距的进一步被拉大,促进社会主义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