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策略与激励机制研究

被引量 : 34次 | 上传用户:JeanieDa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健康,并对经济和社会造成了重大影响。为此,各国政府大力加强食品安全管制的制度建设。食品加工企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也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纷纷实行食品安全供应链管理。但从国内实践情况来看,食品安全供应链管理效率较低,难以实现食品安全和企业收益双重优化目标。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管制环境不理想,食品加工企业缺乏应对外部管制的相应策略,以及对供应链成员的协调和激励能力不足。而现有文献针对食品加工企业应对食品安全管制的生产和技术策略以及对供应链上下游成员的协调策略和激励机制的研究都较为少见。在此背景下,本文运用博弈论、管制理论、数值仿真法、案例分析法等理论和方法,开展食品安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策略与激励机制研究,以期提高食品加工企业的食品安全供应链管理能力,实现食品安全和供应链效益双重优化目标。其中,将核心企业明确为食品加工企业,其概念是指具备核心市场资源和核心竞争力,能够吸引其它企业加盟组建食品安全供应链参与市场竞争,并对供应链事务具有控制、协调能力的企业。本文研究食品安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即食品加工企业)应对管制的生产策略和技术创新策略、针对上下游合作成员的协调策略和激励机制等内容。全文分为以下七章内容:第一章,绪论。首先介绍了选题的产生背景和现实状况,即食品安全问题及我国食品加工企业实行食品安全供应链管理的现状,指出了本文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然后界定了主要概念,提出论文的分析框架和主要内容。最后,提出拟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论文结构和主要创新点。第二章,文献综述。主要分析选题的理论背景,综述了国内外开展的食品安全问题及其供应链管理理论、食品安全的影响主体等方面相关理论研究和应用情况,指出了现有文献中存在需要进一步探讨与改进之处,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方向。第三章,理论基础和框架。研究了食品安全供应链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及其对供应链的影响,重点分析了核心企业对其它利益相关者的策略行为与激励作用;分析了食品安全供应链的相关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其影响;探讨了核心企业所面对的博弈问题及解决的应用方法;分析了食品安全政府管制理论及主要管制行为方式。在以上理论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出本文的理论框架,为研究食品安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策略和激励机制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出了研究思路。第四章,核心企业应对食品安全管制的策略选择。采用演化博弈理论,探讨了纯市场条件下两个核心企业均采用生产优质食品策略或生产劣质食品策略的博弈情况,构建了核心企业的博弈矩阵及演化分析过程,并通过数值仿真论证有关结论;研究了政府管制下核心企业生产策略和技术创新策略的复制动态方程、动态趋势和稳定性情况,构建出核心企业的策略选择与政府管制行为选择的博弈矩阵,推导出核心企业选择生产策略和技术创新策略需要相应的政府管制条件。第五章,食品安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协调策略研究。针对食品质量损坏成本分摊问题,在提出食品安全供应链整体收益最优模型的基础上,分析比较食品质量损坏成本分摊的四种策略情况,提出了在确定合理分摊系数下采取供应链内成员共同承担策略的协调策略;针对安全食品的定价问题,分别比较了合作决策和斯塔克伯格(Stackelberg)博弈下的核心企业定价模型,并基于系统最优化或帕累托改进的原则,提出了核心企业协调定价策略。第六章,食品安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激励机制研究。探讨了在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激励机制的规划问题、设计过程和效果,重点研究了促进上游供应商提供真实信息、提高生产和技术创新的努力水平和促进销售商提高销售努力水平的激励机制设计问题,实现食品安全和企业效益双重优化目标。第七章,结论与展望。首先对研究情况进行了简要结论,然后针对研究内容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方向,主要有食品加工企业应对政府管制深入分析、开展核心企业与消费者、同行企业之间博弈情、核心企业构建食品安全供应链的决策以及对有关结论进行实证分析等方面内容。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构建了食品安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策略和激励机制基本框架。现有文献食品供应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局部协调或激励问题探讨,很少从核心企业视角进行整体协调、内外部结合来研究食品供应链整体收益和资源最优配置。本文从食品安全目标与利益目标一致性、系统利益协调和激励的研究角度出发,将核心企业应对食品安全管制的生产策略和技术创新策略选择、核心企业对上下游成员企业的协调策略和激励机制等方面研究内容进行整合,构建出基本框架,提出基本分析思路,综合探讨缓解或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和协调各相关主体利益矛盾问题,实现食品安全和企业收益双重优化目标。(2)探讨了核心企业应对食品安全管制的生产策略与技术创新策略。关于政府管制和食品企业生产行为博弈的现有研究文献中,是以博弈主体(政府和企业)完全理性为前提,并只分析管制成本、罚金、企业收益等因素。本文指出政府和食品企业是有限理性的现实基础,运用演化博弈理论,讨论了核心企业与政府演化博弈过程,推导出核心企业选择不同生产食品策略和技术创新策略的相应政府管制政策;在分析过程中,综合考虑了管制成本、罚金、企业收益、企业声誉成本、政府扶持政策、执法人员廉政程度等相关影响因素,研究成果更贴近实际情况,结论可操作性较强,对政府制定管制和扶持政策更有参考价值。(3)提出并论证了食品安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协调策略。本文采用博弈分析工具,研究了食品安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协调定价策略和食品质量损坏成本分摊协调策略。针对安全食品定价问题,在分析合作决策下食品定价模型和Stackelberg博弈下食品定价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讨价还价理论和纳什协商模型,提出并论证了核心企业的协商定价策略,实现了成员企业收益的帕累托改进和供应链总体收益最大化;针对食品质量损坏成本分摊问题,在对食品损坏成本分摊四种策略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证了在合理确定损失分摊系数下食品损坏成本由系统成员共同分摊的协调策略,实现了食品安全供应链全局最优和链内成员企业的合理分配和促进食品安全的目标。(4)设计了食品安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激励机制。本文根据激励理论,以核心企业为委托方,结合不同支付方式,设计出相应的核心企业激励机制,有效地缓解或解决了由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实现食品安全和企业收益双重优化目标。在核心企业的激励机制设计中,分别采用转移支付方式和最优控制原理,成功地促进供应商提供真实信息;采用线性分成制支付方式,有效的提高了供应商的生产努力水平和技术创新努力水平;针对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并存情况,采用线性分成制支付方式,也成功地促进销售商提高销售努力水平并成功地揭示出销售商的营销能力的真实信息状况。本文研究结论对食品加工企业实施食品安全供应链管理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对政府部门制定食品安全相关管制和扶持政策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利于推动我国食品安全的建设和促进消费者社会福利的增加,同时也丰富了食品安全管理的相关理论。
其他文献
陆游(1125-1209)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也是我国古代存诗最多的诗人,在其诗集《剑南诗稿》中现存诗9300余首,其中有大约500首记述了诗人熟知的农事生产活动、农业生产
甾醇载体蛋白-2(SCP-2)是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细胞内的一种非特异性脂质转运蛋白,它与细胞内的胆固醇和脂质的转运密切相关。目前世界上关于甾醇载体蛋白-2(SCP-2
为了提高k-nearest neighbor algorithm(KNN)算法处理大数据集的能力,本文利用Map Reduce并行编程模型,同时结合KNN算法自身的特点,给出了KNN算法在Hadoop平台下的并行化实现
DRG支付改革是2017年医改重点工作,目前已进入国家战略层面。ICD疾病分类和手术分类编码是制定DRG的基础,也是决定支付DRG组别费用的依据。ICD分类的质量直接影响到DRG分组和
双折射晶体以其良好的光学、热学性能、化学稳定性以及抗机械拉力和压力,在物理、化学、激光技术、信息处理系统和生物技术等研究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传统的双折射率晶体器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接触式超声检测,对大于探头直径的缺陷常采用半波高法评定大小,但各检测标准均没有对半波高法的基准波进行规定。采用不同基准波评定缺陷可能会造
目的探析尿常规定性检验对糖尿病蛋白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同期接受体格检查的80名健康者为参照组,两组患者均
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的日益突出,使人类不得不重新评价自己在过去岁月中的发展行为,绿色设计理念是在此背景下开始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是一个对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是学生认识物理规律的感性基础,是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理解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做好演示实验,既可以使抽象的物理知识
依托青海雅丹地貌区新建地方铁路工程项目,针对当地恶劣气候和地质条件,提出一种将蝶形网板和固沙沙障结合防护的防风固沙体系。采用数值分析软件FLUENT,将固沙沙障采用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