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60Co诱变育种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qwoa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草菇主栽品种屏优一号(PY)、PY的两个单孢菌株PYd15、PYd21及其杂交菌株PYd15×PYd21为实验材料,进行60Co-γ射线的诱变,剂量设置为:1.00KGy、1.25KGy、1.50KGy、1.75KGy、2.00KGy、2.25KGy、2.50KGy,结果发现在这7个剂量条件下,四个菌株均未达到致死剂量;其中PY最不耐辐射,在2.00KGy剂量下致死率超过50%;PYd15在2.50KGy剂量下达到半致死剂量;而PYd15×PYd21、PYd21的致死率都没有达到50%。对变异菌株进行初步筛选后,得到PY的变异菌株19株,PYd15×PYd21的变异菌株57株,PYd15、PYd21的变异菌株共42株;把PYd15、PYd21的变异菌株分别与未做处理的PYd21、PYd15进行配对,得到F1代菌株14株;共选择90个菌株进行出菇实验。出菇实验后进行产量等相关农艺性状的统计与显著性分析,以产量高于出发菌株,子实体大小优于出发菌株为原则,筛选出14株诱变菌株,编号分别为:14-2、17-2、18-1、3-7、5-2、7-7、7-3×PYd21、10-3×PYd21、PY1-3、PY1-5、PY3-2、PY5-1、PY5-2、PY5-14。14-2与18-1的产量高,菇体较大,商品性状较好,但14-2色泽较淡,18-1颜色较深。以PY、PYd15×PYd21、PYd15、PYd21为对照,通过拮抗实验、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生物学特性实验、菌落形态比较以及分子标记验证和3种胞外酶活性的检测,进行诱变验证,发现筛选的14个菌株均为出发菌株的诱变菌株,单核菌株7-3与10-3诱变后在遗传物质和表型上均发生了变化,与PYd21杂交后,杂交菌株的遗传物质与PYd15×PYd21有一定差异,且表型优于PYd15×PYd21。筛选到的14个诱变菌株是否具有稳定的遗传特性,从而表现筛选时的优良性状,有待中试验证和示范推广。
其他文献
一件染织工艺品的成功塑造需要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绘画技术对染织图案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在寻找创作灵感的前提下在图案设计时以绘画技术为染织作品主要图案设计方式,并
刘勰在《乐府》中设“乐府”为独立的一种文体,认为对乐府要求中和,主张崇雅黜郑,反对怨;对诗却可以怨.并对汉、魏乐府与齐、梁“艳歌”进行了程度不同、形式不同之比较批评,
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学质量评价是高校教育教学决策的重要依据,而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依赖于全面、可靠的评价数据。在大数据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