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峡库区既是经济落后的地区又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三峡工程启动以来,移民重组、生态重建、经济转型、脱贫致富,成为该地区的四大主题任务。其中,移民问题与生态问题,被公认为两大世界级难题。如何在经济落后的基础上,既能加快经济发展又能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库区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三峡库区传统的发展道路受到严峻的挑战。三峡库区的发展必须要有新思路,必须寻求新道路,必须探求新模式。本文借鉴生态经济学、产业生态学理论和生态产业相关理论,在翔实的实地调研基础上,围绕如何进行生态产业体系建设才能更好地推动三峡库区持续发展展开分析。 首先,介绍论文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和阐述相关理论原理。通过对三峡库区面临两大难题的介绍和生态产业体系建设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实践状况进行分析总结,指出论文选题所在和意义所在;阐述生态产业体系建设基础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和产业生态学理论,归纳总结提出生态产业体系建设理论框架。 其次,对三峡库区生态产业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论证三峡库区生态产业体系建设的必要性;通过对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总体目标分析,论证三峡库区生态产业体系建设任务的艰巨性;通过三峡库区生态产业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的艰巨性的对比分析,论证三峡库区生态产业体系建设的非常规性,指出三峡库区选择生态产业体系建设道路的必然性。 然后,对三峡库区生态产业体系建设的发展模式进行构建和案例分析。通过三峡库区生态产业体系建设的有利条件分析和可供借鉴的经验模式分析,提出三峡库区生态产业发展模式的宏观构架,明确三峡库区生态产业体系建设的可借鉴性和创造性;通过选择武陵镇进行案例分析,进一步明确三峡库区生态产业体系建设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最后,针对三峡库区的特殊性和现状提出进一步完善生态产业体系的相关配套措施和政策支持;对本文的总结回顾,指出创新点和不足。 总之,本文运用生态经济学、产业生态学和生态产业系统理论相关原理,在对三峡库区经济社会深入分析基础上,选择武陵镇进行案例分析,围绕生态产业体系建设设计出一个区域性生态产业发展模式,希望这一发展模式能对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示范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