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靖边气田陕62及陕66井区马家沟组马五1+2段为低孔低渗碳酸盐岩气藏,由于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物性较差等因素的影响,气藏经过十多年的开采,在局部区域仍存在较多的剩余储量。本文首先开展了研究区储层地质特征的研究,这是分析剩余储量分布规律的基础。研究中综合利用地质、测井、试井和生产动态等资料,针对沉积相、岩石类型、储层物性、孔隙结构等储层地质特征,对马五1+2段气藏进行了精细的描述。在储层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法对静态储量和动态储量进行了准确可靠的计算;之后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研究区储量分类标准,将储量划分为优质储量(Ⅰ类)、一般储量(Ⅱ类)以及难动用储量(Ⅲ类)三种级别,分小层编制了三类储量的平面展布图。充分利用测井解释结果,建立了研究区马五1+2段气藏的三维构造模型、岩相模型、属性模型。在地质建模和储量计算基础上,综合利用气藏动态和静态资料,使用三维气水两相黑油模型对五1+2段6个小层进行了精细的数值模拟,各气井拟合率较高,在气藏中采用含气饱和度和地层压力来表征剩余气储量的分布。研究认为:影响研究区剩余储量分布的影响因素分为沉积环境、层间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沟槽、井网、产水、低压这7个因素。但是对于高产区块62井区和低产区块陕66井区来说,这7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又各不相同。高产区陕62井区主要受层内非均质性、沟槽、井网、产水的因素影响,低产区块陕66井区主要受沉积环境、层间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低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