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钛酸钡因其具有优越的介电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多层陶瓷电容器、热敏电阻、光电器件等电子元件。本文首先综述了钛酸钡粉体制备的各种方法,认为液相法制备的粉体因具有纯度高、成分均匀、粒径小等特点而成为制备粉体主要方法,其中溶胶-凝胶自燃合成法工艺简单、粉体自净化、易于规模化生产,是极具发展前景的制粉方法。 本文自己组装的溶胶凝胶自燃合成系统,利用对Ba(NO3)2-TiCl4-柠檬酸-氨水体系进行自燃合成研究,制备了具有纳米尺度的近球形BaTiO3颗粒,粒径介于20-90nm之间,比表面积15m2/g,分布范围较窄,Ba/Ti为1.002,器件介电常数最高达3000多。同时成功探索用新的原料体系Ba(NO3)2-Ti(OC4H9)4-柠檬酸-氨水体系来制备钛酸钡粉体。 用络合滴定法、重量分析法定量分析了钛酸钡制备过程中所用原料TiCl4、Ti(OC4H9)4和中间体TiO(NO3)2中钛含量,产物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BaTIO3粉体中钦、钡含量。所用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一、准确,己用于钦酸钡纳米粉体生产过程的控制分析。 比表面是粉末重要的物理性能之一,它表征了粉末的粒度,其值的大小还与颗粒的形状和外貌等因素有关。测量比表面积对控制粉末及其生产工艺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建立粒度的测试方法是很必要的。本实验利用简易BET装置对粉体的比表面积进行了测量。 均匀的粒度分布也是粉体性能良好的重要指标之一。沉降法是应用最普遍的粒度测量方法之一。应用沉降法分析颗粒粒度的仪器的数量,可能比应用任何一种其他方法的仪器的数量都多。沉降法是通过监测颗粒在流体里的沉降速度,从而计算出颗粒的粒度及粒度分布,实验中利用日本产光透过离心沉降装置对钦酸钡粉体的粒度分布进行了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