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大自然抵抗污染的最后一道防线。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随意排放的废水、废渣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对我国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土壤淋洗修复由于具有时间短、见效快、不受污染程度限制等因素具有其他修复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也有淋洗剂本身的污染等环境问题。现有的研究表明在土壤淋洗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淋洗剂的种类,因此寻求低毒。高效、环境友好性高的淋洗剂是土壤淋洗可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这也是当前土壤修复的一个关键科学问题。本论文以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和尾矿为对象,深入研究了不同淋洗剂的淋洗效果,并针对生物可降解物质-聚天门冬氨酸作为淋洗剂的使用的优势和潜力,主要研究结果归纳如下:第一、采用振荡淋洗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淋洗剂对土壤重金属的淋洗效果,并探讨了不同环境因素对淋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土比为20:1,振荡时间6h,重金属的去除率趋于稳定。其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草酸、柠檬酸、酒石酸对重金属的去除率较高,0.1mol/L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对Cu、Pb、Zn、Cd的去除率分别为77.36%、92.06%、85.00%、95.24%:0.3mol/L草酸为对Cu、Pb、Zn、Cd的去除率分别为86.01%、17.18%、80.00%、33.03%;0.2mol/L的柠檬酸对Cu、Pb、Zn、Cd的去除率分别为62.36%、38.74%、68.64%、60.15%;0.2mol/L的酒石酸对Cu、Pb、Zn、Cd的去除率分别为68.26%、18.08%、70.40%、55.79%。第二、采用土柱实验法,研究了不同淋洗剂对尾矿重金属的淋洗效果。结果表明,在土柱淋洗实验中,最佳淋洗速率为1.5ml/min;最佳淋洗剂量为水土比2:1。酒石酸对该尾矿库土样中Cu、Zn的去除效果较为明显,可以达到30.32%和47.74%;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对Pb的去除效果较为明显,可以达到53.97%,采用酒石酸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分级淋洗方案,对Cu、Pb、Zn、总去除率可达到46.59%、51.27%、48.10%。第三、采用振荡淋洗法,研究了聚天冬氨酸(PASP)对土壤重金属的淋洗效果,同时,研究了PASP应用的环境安全性。结果表明,当0.2mol/L柠檬酸与PASP的混合振荡对重金属去除率较高,对Cu、Pb、Zn、C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0.00%、32.39%、72.60%、88.75%。环境安全性研究表明,添加了聚天冬氨酸后,增加了斑马鱼对重金属毒性的抗性,提高了斑马鱼体内过氧化氢酶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