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发展理念的转变,目前世界各国都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提升对秸秆资源的利用率不仅能够减少过去因焚烧秸秆而导致的大气污染,也可以有效的改善土壤质量提升农作物产量。在秸秆的资源利用方面,秸秆还田被公认为快速,高效的将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一种措施,而农户作为处理秸秆的实际主体,研究农户是否愿意还田是推动秸秆资源利用的关键。密山市作为农业大市,每年都会产出大量的秸秆,虽在禁烧政策的推行以及主推的秸秆还田等秸秆综合利用方式的情况下,还存在部分的秸秆被搁置的问题。因此对密山市农户秸秆还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展开研究。本文通过对密山市下属16个乡镇进行实地调研,采用访谈与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样本数据,调查问卷共发出了33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304份。笔者对调查问卷中的农户特征、农户的社会网络、经济资源、生态认知、农户的个人看法和外部环境6个特征与农户的还田意愿进行了描述分析。依据前人学者的研究,基础理论的学习以及对调研数据的分析进行了研究假设与变量选取。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根据结果得到影响密山市农户还田意愿的显著因素有农户的受教育程度、是否接受过秸秆还田相关技术的指导帮助、身边的亲戚朋友进行还田是否对农户有影响、是否支出了更多额外成本、还田后产生病虫害严重会影响农作物产量、担心雇佣农机还田作业质量不达标和政府补贴额度是否充足等7项变量,对于影响农户还田意愿具有显著性。通过分析模型运行的结果,本文提出密山市在制定关于秸秆还田政策时可以参考整合土地由合作社统一还田以降低成本,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与防治工作,借助社会网络引导农户还田,加强还田质量监管,完善技术指导方式,加强政策扶持与补贴力度的建议,从而提升密山市农户的秸秆还田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