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下大陆青春电影的美学维度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wjj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大陆出现一大批以书写青春、怀念青春为主的青春电影,其独特的故事设计与风格特征吸引了诸多观众。本文试从当下大陆青春电影的美学维度入手,立足于近五年大陆青春电影作品,综合运用文艺学、美学、媒介学、传播学、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等理论知识进行研究。在透视其具体美学表征的基础上,分析其产生的个体及社会原因,并且批判性地审视和反思当下大陆青春电影的创作与接受。消费文化的勃兴和新媒体特性的影响,加上现代性“关照”下的个体对“怀旧”、“身份认同”、“窥视”等方面产生的诉求,共同造就了当下大陆青春电影的美学表征。当下大陆青春电影呈现出的复杂的美学表征:“小清新”与“伪清新”的纠缠、“感伤”与“残酷”的交融、“戏谑”和“媚俗”的牵扯,是艺术性和商业性相互碰撞的产物。与域外青春电影比较而言,当下大陆青春电影的商业属性已经超越其艺术属性,这种不平衡让当下大陆青春电影的美学维度表现出文化内涵浅层化、感性狂欢下理性有所缺失、缺乏创新等局限,本文将对此现象加以分析和批判,希望关于当下大陆青春电影美学维度的批判能够引起人们对此问题的关注。
其他文献
反讽是西方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从苏格拉底把反讽用作辩论技巧开始到现在,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反讽经过克尔凯郭尔、理查德·罗蒂、本雅明、米兰·昆德拉等
根据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期刊
理论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教学应该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之上,同时教学又能促进理论的发展。本文以对外汉语教学和偏误理论为基础,从文化对比、母语负迁移、教材设置等几个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