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经济转轨模式及评价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ozhanwudes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不可能永远保持一种恒定状态,不改革的经济是不能长期健康运行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要取得更好的成就,则必须不断的改变。任何一种经济模式,只有不断的改革和完善,才能永远保持活力存在。在中央计划经济的模式下,所有经济活动由计划来指导和安排,企业没有大的风险,生产没有大幅度的下滑,不存在通货膨胀的危机等等,可是它却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产品没有选择的余地,存在国家垄断等缺陷。而市场经济的好处是生产由消费者的需求决定,消费者的需求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但是,其缺陷是无法控制的价格上涨,存在着高失业率,因此导致贫困,贫富的差距拉大,社会分配不公等。因此,寻找一个合适的经济改革道路,建立一个完美理想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每个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如何作出改革的选择呢?论文对1989年起蒙古开始进行的经济改革进行论述和分析,总结与评价蒙古用激进式法(休克疗法)从计划经济转向自由市场经济的(包括组织上的、结构和制度上的)全过程。旨在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模式上的借鉴。
其他文献
本文是从"存在就是合理的"这个哲学命题开始的,通过对自然秩序和理性人概念的探讨,论述了理性人假定作为经济学的逻辑起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并对理性人概念作了明确的界定;以
战后初期,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下所形成的以“长期交易关系”为特征的“日本型经济体制”对战后日本经济的复苏和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经济体制在日本内
在现代企业经营中,许多人认为企业的成功和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设备、技术、资金、销售网络等因素起主导作用,起主导作用的是人。因此,现代企业管理从以物为中心的硬性管理模式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