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秩序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liuxiewe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社会生活的必需要素,社会秩序与每个社会主体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建构合理的社会秩序、为人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条件始终是人类追求的价值目标。在人类思想史上,社会秩序问题从来都是社会思想家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在不同时代,思想家们以不同的方式对这一问题进行不同的解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要求,使立足于现时代推进社会秩序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凸显出来。基于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的需求,本文对社会秩序问题的探讨立足于社会哲学的研究层面,主要研究社会秩序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般本质和规律,力争在社会哲学的层面上对“社会秩序是什么”、“社会秩序的存在方式是怎样的”等问题做出富有说服力的回答。社会哲学对社会生活的把握可能有共时态和历时态、事实性和规范性等不同的向度。本文基于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的要求,力图把共时态和历时态、事实性和规范性等不同的研究向度结合起来。因此,本文对研究对象的把握是一种总体性的视角。在这一研究视角下,努力实现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辩证思维方法、结构功能分析方法、系统方法、语义语用分析方法等各种不同层次的研究方法的有机统一,为实现研究目标服务。本文正文部分为七章。前言部分对研究的意义和方法等前提性问题给出说明,并分别从学术史和当前学术研究的现状两个视角对社会秩序问题研究的既有成果进行梳理。在正文中,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是:社会秩序的本质及其相关规定性(第一章);社会秩序的实践基础和存在论前提(第二章);社会秩序的结构、层次和类型(第三章);社会秩序的功能及其维系的条件(第四章);社会秩序变革的动因和规律(第五章);社会秩序评价的基本原则、尺度和手段(第六章);当代中国社会秩序变革的基本特点及其前景(第七章)。本文认为,在社会哲学的层面上,通过对以上具有逻辑关联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释,能够系统地揭示社会秩序存在的本质和一般规律,从而为社会秩序问题的应用性研究奠定必需的理论基础。本文的研究表明:在社会哲学的层面上,社会秩序是表征社会的存在属性和状态的哲学范畴。从事实与价值、实然与应然相对区分的意义上,社会秩序既是一种社会具有稳定性或处于稳定状态的客观事实,又是社会在运行和发展中具有协调性或处于协调状态的内在价值趋向。两者在社会秩序主体的实践过程或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中统一起来。作为两者有机统一结果的理想社会秩序是社会的和谐状态,这种状态的实现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体追求社会协调的动态过程。社会作为总体性范畴可以分别从实体、活动和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理解。由此,社会秩序作为社会的属性和状态也可以分别从实体、活动和关系等三个层面加以理解。社会活动的一致性状态、社会关系的结构化状态和社会规范的约束性状态是对“社会的稳定与协调状态”这一社会秩序本质在各个层次上的具体体现,而“社会的稳定与协调状态”是对这三个层次的具体内涵的总体性概括。本文认为,只有分别从这几个方面加以认识,才能真正深入而不是笼统地理解社会秩序的本质。社会秩序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存在有其多方面的质的规定性。其中,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抽象性和具体性的统一、稳定性和变动性的统一等基本属性与社会秩序的本质相统一,从不同侧面彰显着社会秩序的本质。实践是探寻社会秩序本质的现实起点,社会秩序在实践中生产出来。社会秩序的主体由个体的人、群体或组织、国家等构成。社会关系是社会秩序的存在论前提,社会秩序是社会关系的属性和状态。社会结构体系是社会秩序存在的深层根据。社会规范体系构成社会秩序的制度载体。社会制度对于社会主体及其活动具有约束性、导向性和协调性等功能,这些功能的有效发挥使社会秩序得以生成和存续。在社会关系、社会制度与社会秩序间存在着转化关系。社会秩序作为结构性存在是由各要素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有机构成的系统整体,其基本要素是价值内核、社会规则和社会权威。其中,价值内核渗透于其他要素中,作为统摄性的因素发挥作用,社会规则规定着社会秩序的具体内容,社会权威则是社会秩序生成与存续的现实性主导力量。社会秩序存在着层次间的结构性关系。经济秩序、政治秩序与文化秩序构成一个序列的层次性关系,区域秩序、国家秩序与世界秩序则构成另一个序列的层次性关系。从理想类型的角度看,社会秩序可分别划分为等级秩序和平等秩序、单极秩序和多极秩序、自发秩序和人为秩序等不同的类型。社会秩序的主要功能是整合功能和控制功能。当社会秩序功能弱化与缺失时,就会产生社会失范、社会冲突和社会解体等严重的社会问题。社会结构体系演进是社会秩序变革的深层动因,个体需要的拓展、群体或组织的利益博弈、国家权力体系的推动等是其主体动因,社会规范体系的更新则是其直接动因。社会秩序变革具有复合性、非均衡性、自身演化与主体选择的统一等规律性特点。序间状态是社会秩序变革的特殊阶段。社会秩序评价是事实认知与价值判定相统一的过程。社会秩序评价应坚持科学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现实性和历史性相统一、合理性与合法性相统一等原则。社会结构体系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是社会秩序评价的客体尺度,社会主体的发展则是其主体尺度。对待社会秩序的评价尺度本身,应坚持绝对性和相对性、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社会秩序的评价手段既包括定性研究的手段,又包括定量研究的手段。应不断完善社会秩序评价的指标体系。当代中国的社会秩序处于急剧变革中,这种变革根源于社会的双重转型。当代中国社会秩序变革方式具有渐进式和异常复杂性的特点。更具合法性、合理性和正义性是当代中国社会秩序变革的可能前景。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建构了一个考察社会秩序的本质及相关问题的逻辑框架。其二,从社会哲学的层面和总体性的研究视角,对社会秩序的本质和存在方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观点。其三,在特定的理论层面和研究视角,实现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辩证思维方法、结构功能分析方法、系统方法、语义语用分析方法等各种不同层次的研究方法的有机统一。以上三点,从一定意义上为社会秩序问题的应用性研究以及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正确地处理社会秩序问题提供了逻辑前提和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中央红军第九军团司令部文书林伟在长征日记中写道“:(1935年)4月14日,今天走了整日,超过了著名的七星峡,渡过了六冲河,晚上进到双溪桥一带宿营。在途中大家议论着,如果有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家族小说凭借其书写家族历史的独特性,以及家族谱系下女性强烈的生命意识而具有丰富的意义,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对家族中不同女性群体所透露出
目的探讨P53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南通市肿瘤医院病理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存档的浸润性乳腺癌标本709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目的探讨毛果芸香碱凝胶(pilocarpinegel,PG)治疗青光眼是否优于毛果芸香碱水溶液(pilocarpinesolution,PS)。方法对20例应用4%PG每晚1次和20例应用1%PS每天4次的青光眼患者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均每天4次检查眼压、瞳孔直径和屈光度。结果4%PG每
以采矿活动较为活跃的昆明市为研究区,高精度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3S技术的支持下,对昆明市的矿山地质灾害进行了遥感监测调查研究。通过ENVI5.1对遥感影像进行了预处理,
在当代中国文坛,雪漠的小说创作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自2000年出版长篇小说《大漠祭》受到中国文坛的广泛关注后,雪漠发挥出超强的创作力,接连发表了《美丽》、《狼祸》、《莹
目的:对42例高剂量顺铂化疗的病人进行肾毒性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正确配合;准确纪录出入量,严格控制血铂、尿铂的峰浓度;定时检测反应肾功能的各项指
黄钾铁矾法炼锌工艺在20世纪80年代已开始应用于我国炼锌行业,但由于高海拔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条件,该工艺一直未被推广和应用。本文结合小型试验和工业试验,以大量试验数
在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建构中,梁实秋是值得重视的一位文学批评家。他是中国古典主义文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者之一,对现代文学理论与批评作出卓越贡献的作家。在吸收东西方文
孟称舜是晚明时代著名戏曲作家和戏曲理论家。他关心民生疾苦,具有济世的情怀,积极地创作戏曲作品来讽喻世事。其戏曲剧作流传下来的有五种杂剧和三种传奇,无论是从思想内容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