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大强调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头等大事,“三农”问题必须作为全党的重中之重。2018年上半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6亿千瓦,与2012年相比较增长了35%,全国农作物综合性农业机械化率超过65%.2012-2017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238亿元,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1970多万台(套),资金总量达到2004年补贴政策实施以来的72.4%,补贴购置机具累计占总数的47.3%。通过购置补贴大大提高了农业物质、科学技术和装备的水平,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建设,改变现有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结构性的调整。2015年-2017年,东莞依据中央农业补贴政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强水乡片区的建设,设立特色农业区,坚持“集约、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产品质量,满足日益增长文化和生产的需要。同时在改进和提升过程中,在农业科技,资金的投入,融资的开展等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东莞对于这些问题出台了很多的政策措施推动农业机械工作的开展,但是与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继续完善和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是必由之路,是我们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关键。本文采用调查法以及文献研究法,根据东莞市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实施状况,调查了目前东莞市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现状以及分析了东莞市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存在的问题。并以国家干预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完善和加强东莞市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对策。本论文一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研究目的、所产生的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国内外综述。第二部分阐述补贴、农业机械、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等相关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的理论国家干预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第三部分论述东莞市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探究影响东莞市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第五部分借鉴国外经验,并在第六部分提出了相对应的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以期能够通过意见和建议提高完善和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为东莞市惠民惠农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