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化目标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智能手机、嵌入式设备等移动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场景。同时,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场景和目标检测场景的应用已经取得巨大成功。移动设备多基于模块化设计,方便搭载多类传感器,能很好满足目标检测等算法的应用场景需求。但深度学习的庞大计算量需求对其在移动端的部署造成很大挑战。基于以上需求,本文在目标检测领域开展研究,通过优化深度学习模型,解决模型对硬件高计算性能需求与移动设备硬件性能受限的矛盾。本文结合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开展工作,具体工作包括:对轻量深度学习模型结构进行分析和改造,替代网络基础结构,并封装为方便调用的模块;对目标检测系统进行功能拆解,对各个部分单独优化,同时引入轻量模块,实现了对目标检测系统局部模块和整体结构的组合优化;最后,在轻量模型的基础上,基于通道剪枝方案,通过制定详细的剪枝策略,实现了模型参数的进一步压缩。本文使用标准数据集,在移动设备上对轻量目标检测系统和压缩模型进行部署和性能测试。相比原始系统,轻量系统以损失检测准确度3.5%的比例为代价,检测速度获得了约2.8倍的提升,系统实时性得到改善;通过通道剪枝,模型在保持精度不变的同时,参数量被大幅度缩减,模型压缩比例约为5.6:1,降低了模型对设备内存容量的占用,同时在检测速度上获得了约1.6倍的提升。
其他文献
网络安全度量是对网络中的安全要素进行客观分析,给出网络系统安全性的综合性描述,从而指导网络加固的一种主动防御手段,可以有效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基于攻击图的网络安全度量是较为成熟的一种度量方法,但相关领域学者已提出的如基于最短攻击路径、基于攻击路径数量等度量方法无法清晰描述攻击者违反安全策略而进行的具体攻击工作,从而难以指导针对性的防御工作;而基于贝叶斯攻击图的度量方法虽然可以清晰地描述攻击过程,但则
对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进行了岩心驱油和稠油降黏评价,并初步探索了脂肽类表面活性剂的微观驱油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加入脂肽类表面活性剂的四元复合驱体系可以显著降低化学表面活性剂用量,采收率比三元复合驱提高了2.1百分点.采用含脂肽的碱性溶液作为复配降黏剂,在m(降黏剂):m(稠油)=1:1、脂肽0.2 g/L、碱性盐1.2 g/L条件下,稠油体系降黏率达98.8%.进一步的微观驱油机理研究发现,该脂肽类表面活性剂分子极性强、可改变基质润湿性、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将水驱后模型通路中的剩余油乳化为油滴,显著提高微观
合成了表面活性聚合物,考察了该聚合物的性能,并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进行了对比,同时采用可视化实验驱油装置探讨了表面活性聚合物的驱油机理,通过室内物模实验评价了驱油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表面活性聚合物具有优异的溶解性,达到常规驱油聚合物指标要求.该表面活性聚合物具有优良的增黏性、耐温性以及良好的表面活性,在质量浓度为1200 mg/L时,表面活性聚合物溶液的表面张力为34.6 mN/m左右,性能优于HPAM,对膜状残余油、盲端残余油和孤岛剩余油均有很好的驱替和洗油作用.先经HPAM驱替后,再
目前,合质金中银质量分数为30.000%~60.000%的样品检测结果出现不稳定现象,在灰吹过程中,样品的部分杂质残留在金银合粒中,对银的检测造成干扰.为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需对合质金中银的测定方法进行试验并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