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BI与EUS在判断早期结直肠癌浸润深度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遵义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yuanyuan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分析放大内镜联合窄带光成像检查技术(magnifying endoscopy combined with narrow band imaging,ME-NBI)与超声内镜检查技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预判早期结直肠癌浸润深度的准确性,为临床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01月至2020年10月于遂宁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且术前均行ME-NBI和EUS的8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术前检查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ME-NBI检查组和EUS检查组。通过查阅病历资料并记录所有患者术前预判的肿瘤浸润深度和术后病理报告的肿瘤浸润深度,计算出两种方法的准确率,并运用Kappa检验计算出ME-NBI和EUS分别与最终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6例初次病检结果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临床资料,男性51例,女性35例,年龄60.6±7.2岁,其中选择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的患者55例,选择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31例。ESD等内镜下手术或外科手术术后病检结果:早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64例,其中浸润深度局限在上皮层/黏膜固有层(黏膜层)31例,黏膜肌层25例,黏膜下浅层5例,黏膜下深层3例;进展期癌22例,浸润深度为固有肌层9例,浆膜层及更深层次13例。ME-NBI预判结果:JNET分型1型及2A型病例0例;2B型病例共67例,预判浸润深度为黏膜及黏膜下浅层;3型病例共19例,预判深度为黏膜下深层或更深层次。ME-NBI与术后病理结果做比较,准确率为83.7%、灵敏度为93.4%、特异度为60%、Kappa值为0.575,P<0.05。EUS的预判结果:EUS预判深度为黏膜层29例;黏膜肌层19例,黏膜下浅层2例;黏膜下深层3例;固有肌层25例;浆膜层及更深8例。EUS的预判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其准确率为84.9%、灵敏度为93.4%、特异度为96%、Kappa值为0.676,P<0.05。进一步比较各层次的准确性发现,EUS对黏膜层/黏膜肌层预判准确率为91%、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100%,Kappa值为0.375,P<0.05。ME-NBI和EUS对于术后病理结果的浸润深度的一致性对比结果:Kappa值为-0.305,P<0.05。结论:ME-NBI和EUS对于早期结直肠癌浸润深度的预判都有较高的准确率,都可以作为术前评估的重要检查手段;EUS比ME-NBI操作更简单、更直观,且EUS对于评估黏膜层和黏膜肌层的病变准确率更高,术前可优先选择EUS,在判断病变是否有黏膜下层浸润时,可结合ME-NBI来提高准确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sCD40L对白血病Nalm-6细胞株增殖、凋亡影响的研究。方法:(1)通过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sCD40L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Nalm-6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处理浓度;(2)通过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3)流式细胞术检测sCD40L处理Nalm-6细胞后相关凋亡因子Bax、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CCK-8显示:不同浓度sCD
目的:分析信息化联合院内团队血糖管理模式对胃肠外科高血糖患者血糖相关指标影响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而有助于构建更全面、更规范的高质量血糖管理模式。方法:以2018-11-02至2020-05-01入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确诊胃癌、肠癌且合并高血糖的患者329例为信息化联合院内团队血糖管理组(团队管理组),以2017-05-01至2018-11-01入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患者403例通过科室自我管
目的:本研究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清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Pim-3蛋白与Bcl-2蛋白在血清中的表达情况,探索Pim-3蛋白和Bcl-2蛋白与患者的临床特征、发病及治疗前后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DLBCL的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方法:收集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9月至2020年12
目的:研究RASD1的mRNA及蛋白在多发性骨髓瘤中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相关性,初步探讨RASD1 DNA高甲基化沉默基因的表达参与MM的发病。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初诊明确的MM患者26例,并且以健康志愿者8例作为对照,收集上述实验者的骨髓及骨髓活检组织,通过RT-q PCR、免疫组化检测RASD1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收集MM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检测DLBCL组织中YAP、TAZ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YAP、TAZ在DLBC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实验组病理蜡块标本来源于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44例DLBCL患者,对照组病理蜡块标本来源于本院20例反应性淋巴结炎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中YAP、TAZ的表达,用细胞染色密度与细胞染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胸腔镜对比开胸全肺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分析两种术式对全肺切除术患者术后的影响,为临床指导围手术期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行胸腔镜及开胸全肺切除术患者共58例,根据纳入标准,最后选取了符合标准的38例患者,其中胸腔镜全肺切除术17例,开胸全肺切除术21例。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临床指标、术
目的:应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前外周血循环肿瘤DNA(ct DNA)以及肿瘤组织DNA,探讨ct DNA与肿瘤组织DNA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入组2017年12月至2020年06月间就诊于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胸心外科行肺癌根治性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5例。收集每位患者手术前1-3天的外周血以及手术中切除的肿瘤病灶组织,通过使用包含EGFR,ALK,ROS1,BRAF,RET,M
目的:分析口服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对患儿甲状腺激素及身高体重的影响,探讨其相关性。方法:以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矫形外科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皮肤血管瘤患儿为观察对象,年龄1-6月,男女不限,征得家属同意后,排除治疗禁忌,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血管瘤瘤体内聚桂醇注射治疗为对照组;口服盐酸普萘洛尔治疗,经正规治疗6月后,依患儿身高体重变化分为身高体重生长正常组(简称生长正常组)及身高体重
目的:本课题组前期基础实验提示:miR-301a过表达与乳腺癌MCF-7细胞阿霉素耐药相关。因此,本研究拟在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中进行临床验证,以明确miR-301a表达与乳腺癌NAC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首先,通过FunRich软件对miR-301a进行功能富集分析,探索miR-301a表达与乳腺癌化疗疗效的相关性。其次,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接受含蒽环
目的:初步探讨血清叶酸及膳食叶酸水平、MTHFR及MTRR基因多态性与宫颈鳞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或妇科病房诊治、均经病理确诊的病例共105例,其中对照组1(慢性宫颈炎和/或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对照组2(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研究组(宫颈鳞癌)各35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血清标本的叶酸水平;以3.1n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