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膜脂不饱和度与植物抗冷性关系密切。高等植物抗冷能力与叶绿体膜脂中磷脂酰甘油(PG)的顺式不饱和脂肪酸水平密切相关,抗冷植物中PG 的sn-1 位具有较高比例的顺式不饱和脂肪酸,而冷敏感植物中顺式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则较低。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PAT)是叶绿体中PG 生物合成过程中的第一个酰基酯化酶,它将脂肪酰转移到3-磷酸甘油的C-1 位上合成1-酰基-Sn-甘油-3-磷酸(溶血磷脂酸)。一般来说,抗冷植物中GPAT 优先选择C18:1-ACP 作为底物,因此在这些植物的叶绿体中PG 的sn-1 位置上就含有较高比例的18:1 脂肪酸,这些脂肪酸可以在酰基脂肪酸去饱和酶的作用下进一步去饱和化成为顺式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然而在冷敏感植物中,GPAT 很难区分C18:1-ACP 和C16:0-ACP,由于16:0 脂肪酸不能被进一步去饱和形成不饱和脂肪酸,结果这些植物中PG 的sn-1 位顺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从而对低温胁迫敏感。本文以甜椒为实验材料,利用反转录PCR(RT-PCR)克隆了甜椒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的基因,通过同源性比较证明所克隆的基因是目的基因。根据获得的基因序列制备了杂交探针,分析了该基因在甜椒中的表达特征。构建了GPAT 基因的正义和反义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入烟草中,探讨了温度逆境条件下GPAT 基因的功能。主要结果如下: 1. 利用同源序列设计兼并引物,通过RT-PCR 的方法从甜椒茄门中克隆到了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的中间片段,然后通过3’-RACE 和5’-RACE 分别克隆到了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的3’片段和5’片段,拼接后设计特异引物扩增到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全长cDNA,利用RT-PCR 方法首次从甜椒叶片中克隆了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的c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