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一般采用政府指导定价方式进行审计定价,但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政府指导定价暴露出如定价标准不合理、定价要素不统一等问题,其合理性受到质疑与挑战。据研究统计,影响审计定价的因素主要为审计成本与审计风险,而企业内部控制有效不仅可以节约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成本投入,还可降低其所承担的审计风险。论文以此为突破点,对企业内部控制水平进行有效地评价,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对企业内部控制与审计定价的相关性研究。我国财政部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对内部控制目标进行了界定,即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促进企业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总目标分解为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合规性目标、资产安全性目标等五个子目标,并用一套可量化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目标的权重,构建基于内控目标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为确保评价体系真实有效,本文筛选选取了2011年沪、深两市922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企业,对评价体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基于上述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得出我国样本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评分,以此作为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替代变量,纳入审计定价模型,并选取2012年与2011年沪、深两市816家公司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与审计定价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发生变化时,事务所的审计定价也会随之进行适当幅度的反方向调整,这与我国审计定价市场的实际情况相符。本文通过研究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审计定价的关系,为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经验证据的同时,揭示了我国审计市场产品服务的定价规律,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合理的审计定价标准、抑制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不正当竞争、规范行业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及决策有用信息。图5幅,表21个,参考文献9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