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对国内外植物空间营造的理论进行阐述,结合宝鸡市植物园改造设计案例。对植物景观空间的特点、构成要素以及影响园林绿地植物空间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植物空间进行分类,重点提出了植物景观空间营造的原则、方法以及具体营造途径。论文首先对基本概念作了界定,并简要回顾了国内外植物园植物空间营造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过程,总结出了现代园林植物空间营造的趋势。简述了论文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实施的技术路线。在此基础上,对植物景观空间进行认知。首先总结了景观空间的构成要素,分析了影响园林绿地植物空间变化的因素,包括园林植物空间围合感和郁闭度、植物的空间尺度、植物的空间形态、林缘线和林冠线以及植物生长的季相变化等。然后对植物景观空间进行分类,按空间构成划分,分为基面、垂直面、顶面;按空间围合方式划分,分为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和封闭空间。简要介绍了植物空间与人群的活动关系和植物景观空间营造的一般原则和方法。然后对宝鸡植物园景观空间改造设计背景进行了介绍,对场地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出设计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确定本次设计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设计定位,拟定出宝鸡植物园植物景观空间改造所要遵循的原则方法,进而进行设计构思,提出了“以山林意向,城市意向,郊野意向为序列,形成一山、一轴、四园的景观格局”的设计理念。依据总体设计指导思想,进行分区设计,着重对后山森林区进行林相上的改造,对景观大道以及其两侧各专类园入口进行重点节点设计,对湖南岸部分进行林下空间改造的尝试。总结出了植物园进行景观空间营造的一些特点,对利用植物园丰富的植物资源进行景观建设做出了有益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