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留苏运动的历史考察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x000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留学工作是一个国家,特别是后发国家争取时间,缩小差距,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战略抉择。留学工作极大地影响着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提升。留学工作的重心是留学生的选拔和派遣,一百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留学生始终是中国现代化的报喜鸟和弄潮儿。值得关注的是,留学高潮的兴起从一开始就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息息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留学运动的兴衰就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晴雨表。新中国初期的留苏高潮(1949-1965)有着与其他几次留学运动所不同的特点。大规模派遣留苏学生作为中苏教育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的国内经济建设密切相关。作为新中国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派遣留苏学生赴苏联学习,一方面能够弥补当时国内经济建设人才短缺的问题;同时从长远考虑,能够借鉴苏联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为新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试图追寻历史的足迹,还原新中国初期的留苏运动全貌。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分析新中国派遣留苏学生的历史背景和必要性。建国初期,“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出台和中苏同盟的建立,使得国内掀起了全面学习苏联的高潮。虽然新中国通过全面接收建国前的科研机构和高校,自办高等教育,争取建国前留学生回国,以及接受苏联专家来华工作等途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才供求的矛盾,但总的来说,科技人才短缺的情况还是非常严重,影响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计划的实施,派遣留苏学生就是为了尽快弥补这种缺陷而作出的战略决策。第二章分阶段地介绍了选派留苏学生的历史进程。早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共产党就派遣了一部分革命干部留学苏联,他们的主要使命是学习苏联的政治理论和军事技能,回国参加革命。20世纪30、40年代,部分中国共产党高级干部的子女在苏联国际儿童院生活和学习,他们中的部分人直到新中国建立后才回国参加工作。这些早期的留苏学生对建国初期的留苏运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48年中共东北局选派的21名留苏学生,拉开了新中国选派留苏学生的序幕。1951年8月,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派遣留苏学生,虽然准备比较仓促,但是意义深远。20世纪50年代是新中国大规模派遣留苏学生的阶段,也是留学成效最明显的阶段;20世纪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选派留苏学生骤然减少,以至最后完全停止。第三章以档案和实证材料介绍留苏预备部的组建,以及对留苏学生培训工作的具体情况。为了更好地解决留学生在苏联学习的困难,特别是语言困难,1952年初成立了留苏预备部。它的主要任务是对留苏预备生进行一年左右的强化培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业务培训主要集中在俄语强化学习上,除此之外还有政治理论课;通过忠诚老实运动配合学校的政审工作;后勤保障主要是确保留苏预备生在高强度的学习中保持健康的体魄。此外,留苏预备部还具体负责留学生出国的各项物资准备事宜。第四章介绍新中国留苏学生的海外学习和生活状况。通过大量留苏学子的回忆以及相关的档案文献,详细介绍留苏学生如何克服语言难关、选择专业、考试和论文答辩以及日常政治学习等问题;同时对留苏学生在国外的业余生活、暑期劳动、生病疗养、异国婚恋等问题加以介绍。第五章主要介绍新中国留苏学生的归国贡献。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代知识精英,他们中间涌现了十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两百多名省部级干部,还有两百多名两院院士;在科技、农业、铁路、教育、艺术、地质、航空等领域可以看到众多留苏学生的身影,其中一些留苏学子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第六章从理论上总结建国初期留苏运动的特点,以及对这次留学运动的历史评价。建国初期的留苏运动和国家建设紧密相关,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选拔过程异常严格,同时深受中苏两国关系影响。虽然存在着派遣国家单一、管理体制僵化等问题,但是瑕不掩瑜,建国初期的留苏运动从总体上是成功的。留学苏联不但为新中国培养了大量的科技人才,同时留苏学生勤奋刻苦、爱国奉献、任劳任怨的精神也为后来的留学生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解剖测量的方法对第二、三肝门内的主肝静脉和肝短静脉的位置、分型、数量、管径等参数进行观察和测量,以期为临床上中心型肝癌的切除、尾状叶肿瘤的切除、肝脏移植
为满足国家对耕地高产高效与健康可持续生产的需求,实现对山区耕地资源的保护,基于需求同产能影响因素的匹配,界定山区耕地产能新内涵,据此构建山区耕地产能评价指标体系,提
本文首先从美国的证券法规条文中提炼出对证券的精准定义,从广泛性与开放性两个角度对"证券"的概念加以解释分析。其次,以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诉W.l.豪威公司一案提出了"投资
为研究5个美丽茼麻品种的花粉形态特征,探究其胞粉学的分类学特性,本研究选用5个美丽茼麻的栽培品种,以美丽茼麻的品种‘樱花’、‘红姬’、‘伏姬’、‘初恋’、‘小矮人’
近年来,四氮唑配合物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主要是由于四氮唑作为一个多齿配体有着灵活多变的配位模式,能够构筑丰富多彩的金属-有机配合物网络结构。另外,几年前Sharp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