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大型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生态环境工程等项目投资规模的扩大,项目管理的质量、项目建设成果、资金使用情况等方面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形成了不同的管理模式,从而帮助解决一些特定问题,但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典型管理模式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笔者阅读了大量参考文献,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现状、取得的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定性分析,其次对政府投资非经营性项目的概念、分类、特点进行简要介绍,分析了不同分类下建设项目的特点,明确提出政府投资非经性项目具有的特殊属性。在对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这些发达国家管理模式的考察中,运用列表法及结构图法指出国外各发达国家在法律法规、投资决策、合同管理、监督机制、采购制度5方面的管理特点。在对我国上海、深圳、北京及香港管理模式研究中,将其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并与发达国家管理模式进行比较,提出这些典型管理模式在管理体制、管理理念、运行机制、监督制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北京平原造林工程”为实际案例,指出项目在决策和建设程序、监管机制及责任追究机制、前期准备工作、施工中地块变更、项目竣工后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而提出完善资金拨付方式、严格审计制度、建立激励措施、建立“政府投资非经营性项目管理局”等具有较强实施性的措施建议,为今后这类工程在管理上提供理论及实践上的指导,利用项目管理模式的改革来确保项目建成效果,提高政府投资资金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