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与分析诊断及治疗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5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诊治的24例CBT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诊断方式、手术治疗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并将24例患者分为shamblin III型组与shamblin I、II型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结果。结果24例患者均先经彩超行初步诊断,并进一步行CTA明确诊断,9例患者术前行DSA监视下球囊阻塞实验;24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其中单纯切除瘤体8例,切除瘤体及颈外动脉(ECA)11例,一并切除瘤体、颈内动脉(ICA)及颈外动脉2例,切除瘤体、部分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并行血管重建3例。shamblin III组与shamblin I、II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shamblin III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要高于shamblin I、II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颅神经损伤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例患者术后出现口角歪斜,伸舌右偏,4例患者出现患侧面部麻木不适,5例患者出现下咽不利,均经积极治疗后症状好转,1例患者术后第三天出现3度呼吸困难,引流出红色血性液300ml,行气管切开,再次打开切口彻底止血,最终经积极治疗后痊愈出院。术后随访5个月至10年不等,2例失访,无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彩超和CTA是诊断CBT的有效方法,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CBT的有效手段。Shamblin分型会对手术产生一定影响。对脑的保护应贯穿手术全程,颈动脉重建技术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