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与张资平小说的艺术物质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iaow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日本自然主义文学为切入点,探寻张资平小说中自然主义艺术特质的生成与意蕴,借以加深对中日文学在“五四”时期交流的深度透视。本论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第一部分侧重于材料的梳理和挖掘,后两部分则侧重在对文本细读基础上的具体现象的剖析。从整体布局来看,论文着重论述后两部分。本论文的具体框架如下:第一部分,结合明治时期日本社会现实和文学价值取向,梳理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生成与演变的轨迹,凸显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特质,并阐释它在中国现代文坛发生、发展的过程及产生的影响。第二部分,重在对日本自然主义文学与张资平小说创作关系的分析,采用“影响研究”的方法,就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对张资平小说创作的影响进行实证考察,力求从具体文本入手,阐明张资平小说对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承续和由此在其创作中表现出的艺术和创作特质。第三部分,主要对张资平小说长期淡出读者视阈的原因进行探讨,肯定其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坛出现的合理性,并结合具体文本分析张氏自然主义小说呈现出的现代文化意蕴,以期客观、公允地考察“文学史现象的张资平”。同时,在中日两国近、现代文学碰撞的背景下,就张资平对日本自然主义文学之接受形态进行全新思考,进而认识到,张资平通过对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接受和承转,不仪使得日本自然主义的表现手法在中国现代文坛得到较全面的运用,而且也丰富了新文学初创时期的创作方法。此外,他在创作中的性描写也打破了长期以来中国文学描写性爱的禁区,阐释了现代婚姻、性爱观念,给予了“五四”新文学经由文学创作宣扬人的自由与解放以别一种方式。以此证明,张资平的小说创作不仅给中国现代文学增添了新的创作元素,而且对中日两国间的文学交流和沟通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贞一齐诗说》是清中期重要诗人、评论家李重华主要的诗论着作。全书分爲“论诗答问”和“诗谈杂录”两部分,“论诗答问”共三则,以问答的形式阐述了李重华主要的诗学思想;“
唐朝诗歌在中国文化史上是空前绝后的,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史的一大贡献。唐诗的空前繁荣是有其社会经济、政治的原因,也有文学发展的自身原因。  
本文对中国民间情歌之特性进行了分析。民间情歌是中国传统民歌中的一支艳丽的奇葩,它的数量最多,艺术性也最高。它主要抒发青年男女由于相爱而激发出来的悲欢离合的思想感情
席勒是一个在文学、美学、历史、教育等诸多人文领域都产生过深远影响的文化巨人,他的这些在话语层面的努力又深深地介入了现实世界。本文将席勒话语实践的内在动力和现实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