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是高校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构建高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且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监测和评价也是高校办学公开透明的重要举措。2014年1月1日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使高校财务管理活动发生了新的变化,结合新会计制度对教育支出实施绩效评价成为了必然选择。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梳理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向。本文所指的教育支出是指教育事业支出,新会计制度中将原来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重新划分为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和离退休支出。以新公共管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绩效管理理论为指导,结合新会计制度对支出分类核算的新变化,本文构建了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绩效评价即综合绩效评价,包括财务绩效评价和非财务绩效评价。财务绩效评价部分,通过分析影响财务绩效的因素提出从总量、结构、效率三方面出发构建出包括总量绩效、结构绩效和效率绩效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财务绩效评价是本文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文选用改进的沃尔评分法对财务绩效进行评价,指标权重赋值选用德尔菲法;非财务绩效评价是高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并不是本文重点研究对象。武书连综合大学排行榜的评价指标体系从教学和科研两方面出发,全部为非财务指标,并且公认度比较高,所以对于非财务绩效的评价本文采用武书连的评价结果。本文以天津市为例,通过分析天津市高校目前的财务管理环境肯定了在天津实施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可能性。运用本文构建的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对天津市三所高校三年的情况进行了综合绩效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影响该高校绩效的因素,并提出了改进绩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