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研究来源于2015年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医学重大工程推进项目(即军队“1226”工程)及2016年全军后勤科研计划卫生专业重大和重点项目“远海作战FST救治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研究目的是针对主要海战伤情,细化分解救治任务,明确操作流程,建立主要海战伤前沿复苏外科临床事件数据库,为进一步完善海上前沿外科手术队仿真模型,制定战技术指标提供更为详尽的数据支持。在国内外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从战伤救治过程
【基金项目】
:
2015年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医学重大工程推进项目(即军队“1226”工程); 2016年全军后勤科研计划卫生专业重大和重点项目“远海作战FST救治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编号AWS16J031”子课题,基于FST的规范化救治技术、操作标准和方案的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来源于2015年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医学重大工程推进项目(即军队“1226”工程)及2016年全军后勤科研计划卫生专业重大和重点项目“远海作战FST救治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研究目的是针对主要海战伤情,细化分解救治任务,明确操作流程,建立主要海战伤前沿复苏外科临床事件数据库,为进一步完善海上前沿外科手术队仿真模型,制定战技术指标提供更为详尽的数据支持。在国内外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从战伤救治过程数据化入手,比较分析了临床路径、标准操作程序、临床操作指南等方法在战伤救治流程数据化中的应用现状及不足。引入美军联合战备临床建议专家委员会设计开发的公共用户数据库(Common User Database)的概念,以及美国海军医学研究中心(Naval Health Research Center)参照CUD数据库建立的战伤临床事件(clinical events)。在借鉴美军战伤编码的基础上,结合我军海战实际,分析“卫勤使命-2014”实兵交战卫勤保障演习战伤数据,按照发生率高、覆盖面广、相似度强的原则,确定了适宜前沿复苏手术的16种海战伤标准化伤情。在文献分析基础上,召开专家会议,确定了专家咨询表。在全军范围遴选了11名中青年临床骨干,经过2轮专家咨询,首先针对海上前沿外科手术队术前/分类、手术、术后恢复等三个功能区域,确定了107项临床任务(clinical task),确定了每项任务的操作时间(最大值、最小值、最可能值),相应的操作人员。然后针对上述16种伤情,从上述107项临床任务中选择组合,形成临床任务列表,针对具体任务确定相应的操作次数、百分比(是指有多少比例的伤员需要执行这一项任务)等数据,形成主要海战伤前沿复苏外科临床事件数据库。与其他战伤救治数据化手段相比,临床事件数据库细化了救治流程,具体明确,操作性强,而且明确了相应的人员、操作时间、次数、百分比,为人员物资需求预测及战技术指标的确定提供了依据。前沿外科手术概念来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创伤外科学界提出的损伤控制性手术。我军海战规模较小,战伤救治历史数据缺乏,主要海战伤前沿复苏手术时间难以确定。本研究应用临床事件研究结果,以开颅减压为例,与国内2项相关研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三个区域73项临床任务时间累计远高于其他专家咨询结果;术中24项临床任务时间累计略高于专家咨询结果。前两次专家咨询给出手术总体时间,相对笼统,而本次咨询细化分解了操作过程,更为细致具体,可信度更强。由于研究时间、研究经费的限制,本研究在全军范围内选择了11名中青年临床中青年骨干,虽然从数量上基本符合专家咨询要求,所有专家都参与了各种临床任务操作时间及必要性的调查,结果相对可靠;但针对具体伤情,由于受到专业限制,每一种伤情临床任务序列的确定仅由2-4名专家完成,影响了可信度。由于各种原因,我军战伤救治历史数据的缺如,给战伤外科和卫勤学术研究带来不少困难。本研究建立的107种临床任务,16种前沿复苏外科适宜伤情临床事件,不仅可以直接为前沿外科手术队计算机仿真模型的建立提供基础数据,也可以作为其他机动卫勤力量研究的参考。针对每一项临床任务,今后可以进一步确定相应的装备、药品、耗材,从而为前沿外科手术队装备器材研究提供基础,也为战时药材预测从伤员数量到伤情结构提供研究思路。目前临床事件研究主要针对第二级前沿复苏外科,救治功能区域包括术前、手术和术后等组室。无论是伤情的广泛性,还是救治的完整性都存在一定局限。因此需要从前沿复苏外科深化到早期治疗等各救治阶梯,需要从适宜手术伤情拓展到其他战创伤,需要从手术临床事件拓展到检验、放射、内科等其他功能组室,不断拓展,不断完善。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及目的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主要包括胸膜的原发恶性肿瘤或其他部位恶性肿瘤侵犯胸膜导致的胸膜腔积液。MPE的病因几乎包含各类恶性肿瘤,常见的有肺癌、乳腺癌、血液系统肿瘤(淋巴瘤)、消化道和妇科肿瘤,约占3/4以上,其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转移性腺癌[1]。MPE的典型临床特点是胸腔积液量大、增长迅速,多呈血性,致使患者出现气急和呼吸困难等相
研究背景和目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简称肝癌,位居世界上第六大最常见肿瘤,肝癌的死亡率居第二位。据统计,每年新增的肝癌病人约为70万,其中约有一半的病人位于我国。然而大部分肝癌患者诊断时已经处于癌症的中晚期,失去了最好的手术切除时机。目前肝癌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和肝移植等,术后可以采用放化疗、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
一、研究目的该项课题研究通过现况调查与分析,掌握目前上海市长宁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基本情况,发现风险隐患和管理薄弱环节,提出可行性建议及相应解决方案,进一步明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监管重点,完善长宁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同时为卫生行政部门在卫生监督中制定有效管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二、研究对象与方法采用文献回顾、专家访谈法,设计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现况调查表,主要内容包含:
目的我国三高以及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并且发病年龄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给员工健康、家庭和睦、企业的快速长久发展构成潜在的威胁。本研究旨通过调查上海市某企业员工生活方式、行为健康影响因素和收集其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和掌握企业员工健康状况,为将来建立适合本企业的健康管理模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项目收集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上海某医院体检中心接
研究目的研究和探讨上海市九亭镇社区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影响因素、控制哮喘发作的居民自我健康管理、疾病规范化诊疗现状,从全科医学角度出发,着重进行在全科家庭医生参与下的社区健康干预(健康教育、用药指导、护理指导、危险因素防控等)对儿童哮喘疾病控制管理的效果调查。本研究旨在提高患儿家属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重视和自我健康管理意识,推广全科家庭医师参与下的个体化、全程、持续医疗照顾,改善居民健康状况,进一步
目的:探究两种不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案对冠心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血小板抑制率及血小板活化指标等的对照研究和血小板微小RNA-223(micro RNA-223,mi R-223)可能参与的机制。方法:选取长征医
近年来,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逐步发展为世界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具有患病率高、知晓率低、预后差和医疗费用贵等特点[1]。世界各国已陆续开展了慢性肾脏病管理项目,我国慢性肾脏病诊治目前没有重视管理的理念,病情轻重不一的患者集中于三级医院,导致三级医院工作负荷大,而二级医院和社区医院没能起到初级诊治和筛查的作用,整个三级医疗体系工作不均衡,造成医疗资源
研究目的:调查奉贤南桥社区3岁幼儿龋齿的患病情况,对幼儿龋齿的患病现状及龋齿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有针对性地提出降低幼儿龋齿患病率的对策与建议。研究方法:1、定量研究:从2017年1月至12月,在奉贤区南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门诊,将纳入本社区儿童保健门诊系统管理的1186例3岁幼儿和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准入条件是符合儿童保健系统观察的幼儿,完成10次健康体检,并完成规定的检查项目。其中男童607例
研究目的:研究中国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支气管哮喘(哮喘)儿童的气道炎症表型分布,分析不同气道炎症表型的炎症标志物与肺功能的特征。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就诊的76例维吾尔族初次诊断哮喘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比不同气道炎症表型的肺功能情况;按照肺功能情况分为肺功能正常组(27例)和和异常组(49例)。分析肺功能正常哮喘患儿和肺功能异常哮喘患儿的气道炎症
研究背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毕业后教育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已在我国全面推开。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了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结果以及发现并反馈存在的问题,对于提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至关重要。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针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建立一套针对五官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将该体系应用于实际考核工作。研究方法:(一)通过文献研究法收集有关论文,梳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