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是我国的优势战略性矿产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尤其是在高科技产业和军事工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稀土的储量、产量和出口量等长期居于世界首位,然而,强大的资源优势并未转化为经济优势,我国的稀土产业还存在诸多问题,稀土强国的地位也尚未确立。对我国的稀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宝贵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业合理布局,促进稀土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是论文研究的重点内容。论文的研究从我国的稀土资源概况和产业发展现状入手,深入分析了目前我国稀土资源的状况,稀土产业发展中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这些基本资料的分析,对我国的稀土资源现状及产业发展有了清醒的认识。为了科学合理的进行资源优化配置,论文借鉴矿产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方法,建立了稀土资源优化配置评价指标体系。为了保证指标评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指标的权重进行了计算和分配,并对评价标准进行了设定。然后,利用稀土资源优化配置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轻稀土和重稀土的重要产区进行了指标评价。不同稀土产区的优化配置指标评价结果,可以直接反映各区域稀土资源开发综合条件的优劣,为优化配置方案的设计提供直接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主要稀土产区提出了不同的发展思路。选取了综合评价得分较高的内蒙古、四川和山东等3个省(区)作为我国轻稀土资源的重点开发区域。针对轻稀土产能过剩的严峻形势,近期的目标是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清理矿业权配置、严格准入条件等措施控制和降低产能,扭转供需失衡的局面。其后,依据经济发展形势和需求变化,逐步调整产能,并在立足本国资源的基础上,适时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实现稀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中重稀土资源储量少、需求缺口大,是更为稀缺的资源,应该更加审慎地进行开发。根据指标评价结果,将江西省、福建省和广东省列为重稀土重点开发区域,将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和湖南省列为资源战略储备区。中重稀土资源配置的目标主要是保障国内需求,不鼓励初级产品的出口,发展策略是“重勘查、重保护、重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