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主要是由县及县以下的农村职业学校以及相关机构开展的一种职业性的美术教育活动。农村职业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很明确,是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培养实用型美术人才。但目前许多地方的农村职业美术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实用型美术人才的需要,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现阶段浙江农村职业美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展开调查和进行分析,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村职业美术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点工作。 本文以浙中地区的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为例,对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系统性的研究。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首先,论述选题背景和意义;其次,对本文涉及到的“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阐释;最后,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阐述研究的方法。 第二部分:通过对浙江农村职业美术教育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认为浙江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人才培养目标偏离、基础能力相对薄弱、创新性人才培养欠缺、特色专业建设不足、职业美术教育特性缺乏等方面的问题。 第三部分:以缙云县工艺美术学校、青田县石雕艺术学校、东阳市广厦学院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云和县职技校木制玩具设计与制作专业、浦江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美术专业为主要案例,对浙中地区农村职业美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总结和梳理,归纳出五种典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教产结合”模式、“校企一体”模式、“大师+大学”模式、“升学”模式和“四位一体”模式。认为这五种模式展现了浙中地区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状态,并对这五种模式的主要特征和办学实效进行分析和阐释。 第四部分:从典型案例的具体实践和经验积累中总结出浙中地区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认为有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办学主体多元化、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等有益经验。 第五部分:结合浙江地区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调研情况,提出优化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指出要从思想观念、教学方式、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和评价机制这五个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农村职业美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