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舞蹈是一个相对较新的体育项目,其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对比较薄弱,舞蹈在开展、推广方面受到影响,体育舞蹈的教学与实践,也存在许多不足。北京市海淀区高校有其独特的特点,我国高校最为集中的区域,对海淀区的调查研究对其他高校具有一定的参考性,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比较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归纳法、数理统计法,从课程的开展、学生的认知与参与、教师的基本情况、以及课程教学情况进行研究分析: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舞蹈在海淀区高校中的开展程度较高,但因为各学校的层次不同,导致体育舞蹈在校际间的开展不均衡。2参加学习体育舞蹈的学生比例很高,但男生很少男女比例失调,女多男少,从而导致上课效果的巨大差异。3海淀区体育舞蹈教师资源比较丰富,但从年龄结构,技术等级裁判等级等方面观察,在校际间配置不协调。教师的再培训,引进机制仍可继续完善。4仅仅课堂的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课外练习的参与度较差,教师课外指导和课堂双人教学在高校中没有得到广泛开展,影响教学的效果。5海淀区高校的场地虽然基本能支持体育舞蹈教学教学开展,但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师生的课内外需求,且场地多为非标准场地,仍有完善的余地。另外在场地的有效管理上有待完善。针对海淀区高新体育舞蹈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建议海淀区教育各级相关部门立项研究,整合资源创新管理,对优质资源高校可以利用地理优势,创新先进的管理模式,积极争取优质的资源,为体育舞蹈教学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将“学院路高校教学共同体”拓展到“海淀区高校教学共同体”。2建立健全比赛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参与建立健全比赛机制;宣传时,积极客观,突出男生舞蹈刚和美,积极引导同学参与,消除偏见,让更多的男生参与到其中。3注重教师的培养、配置,加强教师再培训,利用海淀区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体育舞蹈教师的裁判等级;合理创新引入机制,共享兄弟院校的优质资源。4创造有利条件,增加场地开放、开展双人教学;组织学生团体、教师指导课外训练。5加强场地建设,创新场地的管理机制,提高场地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