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流域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模式研究——以毗邻省区广西广东为例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lat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政府之间横向财政转移支付作为纵向转移支付的必要补充,已经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调整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流域生态环境问题获得了广泛关注。由于流域生态环境的跨区域性,流域内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出现新的挑战,现有的纵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已经无法满足流域内产业协调发展的需要。  西江流域中下游分别流经广西和广东两省,根据国家政策支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两省在生态保护及生态补偿方面也进行了较多的沟通与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面临着补偿模式单一、激励不足等问题。如何选择和实施具体的生态补偿模式是解决毗邻省区生态环境困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  根据公共财政理论的分权定理、俱乐部理论和地区间外部性理论,我们认识到对于毗邻省域之间流域保护,地方政府参与能获得比中央政府更大的效用;区域内各地方政府协同合作资源整合优化,将外部效应内部化可以增加生态保护的激励,有效推进生态保护工作的进行。因此,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是解决毗邻省区生态补偿问题的有效途径,选择因地制宜的横向转移支付模式是我们在生态补偿实践中应当解决的首要问题。  本文研究了国内外生态补偿模式,结合我国生态补偿实践,以西江流域为例,论证构建毗邻省区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从西江流域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的基础、原则、主体、范围、内容、流程、机构设置等方面进行分析。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模式的比较、选择和构建是本文的重点。
其他文献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通过积极有效地行政,获得公民对政府的认同,进而使公民对政府的行政产生关注、信任与支持。21世纪机遇和挑战并存,这给将要带领中华民族实现全面复兴的中国政府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在“教学建议”中倡导:“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想达成以上目标,非让学生读整本书不
眉批是对习作进行富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是帮助学生提高习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当前,许多高年级学生在互改习作时,眉批缺乏深入,缺少内化.对此,教师可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理念,用原
本研究以恐惧管理理论、自我人际关系理论和内隐社会认知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大学生为实验群体,从不同死亡提醒范式、个体外显自杀意念差异、以及生命意义情景启动三个影响因素
土地市场化对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增长有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了解近年来武汉城市圈各个城市土地市场化状况,以及未来土地市场化的发展潜力,本文
引导农民发展农村合作组织,政府的帮助和扶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村打破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为弥补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
摘 要 少年时,闰土与“我”是好朋友。长大后,“我”去外地读书和谋生,两人没有了联系。亲情、友情、乡情,在“我”心中构建起美丽的故乡。分别二十多年后,“我”与闰土再相见时,闰土竟然称“我”为“老爷”,两人的友情骤然中断,记忆中的美丽故乡轰然崩塌了。“我”感到悲哀和失望。人与人应该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朋友之情不該被封建等级观念阻断。“我”希望创造出新的故乡,后辈人能过上新的生活。  关键词 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