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保定市牛奶场1989.1~2001.2年的791头荷斯坦牛的1952条产奶量记录,764条乳脂率记录,764条乳脂量记录,以及192头在群母牛的外貌鉴定记录,采用最小二乘模型和动物模型最佳线性无偏预测(MTBLUP)法,对母牛进行遗传评定,计算了所有个体近交系数,固定效应的BLUP值,母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脂量、外貌鉴定的加性遗传效应值(EBV育种值),并根据产奶量、乳脂率、外貌鉴定传递力计算总性能指数(TPI),按各性状的BLUP育种值和TPI值对所有个体进行遗传评定,并对各性状的年度表型和遗传趋势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TPI值选留母牛,建立核心群。 研究结果表明,年度、产犊月份、胎次都是影响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母牛的生产性能呈渐增趋势,但其中也存在波动,1994,1995,1996年的产奶量较低;夏季对生产最为不利,母牛受热应激的影响产奶量较低;随胎次的增长,母牛产奶量不断提高,在第5胎达到最高,以后逐渐下降。 TPI排序前三名的种公牛是分别来自于天津、北京、H761、530、H61,TPI值分别为1111.28,1068.08,864.92;TPI排在前十名的母牛是9695、9848、9731、9847、9628、9831、9857、94126、9837、9855,其7PI值分别为1207.65、1112.72、1110.48、1101.68、1091.48、1086.20、1053.29、1024.58、931.35。 试验选留TPI大于450,产奶量大于7500Kg,共70头母牛建立核心群。所建核心群的产奶量,乳脂率,乳脂量,外貌鉴定,TPI均值分别为1292.3,0.0064,10.97,0.4757,677.76。产奶量在7500~8000Kg,8001~9000Kg,9001~10000Kg的母牛头数分别为32,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