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草行业为国家财税做出了重要贡献,烟草行业连续20多年来上缴的财政总额高居行业榜首;同时,烟草也满足了广大的社会需求,烟草在我国还是典型的国有垄断经营行业,其资产是国有资产。因此,发展好烟草行业对于稳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近年来,我国烟草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内忧外患”,一方面是国际烟草巨头的潜在市场进入威胁,以及国际控烟禁烟趋势的日益加强;另一方面是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国内烟草行业面临的行业增长速度回落、工商库存增加、结构空间变窄、需求拐点逼近的“四大难题”更加凸显。在这一严峻形势下,中国烟草工业企业只有迈向更加广阔的世界市场才能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首先,论文扩展了彭罗斯的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成长理论,对资源、知识和能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强调资源、知识和能力是企业成长的核心层次,企业成长还应以产权、战略、治理、文化和产品为保障层次。企业跨国成长的实质是资源、知识和能力的互动。企业的跨国成长路径由成长方向和模式组成,方向包括专业化和多元化,方向的选择要以现有资源为基础;模式包括贸易进入式、契约进入式和投资进入式,企业跨国成长模式的选择具有多维性和阶段性,模式的选择不仅要以获取资源为目的,也要以优势资源为基础,以获取资源为目的的模式选择是为了形成核心能力,以优势资源为基础的模式选择则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跨国成长中的核心竞争优势。然后,结合烟草企业的特性,从扩展的资源基础论视角进一步阐述了烟草企业跨国成长的方向和模式。其次,对中国烟草工业企业的跨国成长进行了实证研究。包括中国烟草工业企业自身成长历程的纵向比较与四大烟草跨国公司的横向比较。从自身改革发展历程来看,中国烟草企业先后经历了改革整顿、放权让利阶段(1982-1991)、兼并重组、集团化经营阶段(1992-2001)和工商分离、专业化发展阶段(2002-现在),为我国烟草企业跨国成长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目前我国烟草企业的跨国成长模式仍然相对单一,典型特点是以贸易出口为主、战略联盟和新建投资发展迅速,跨国并购等资本运作形式开始崭露头角。随后,从实证方面证实了扩展的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跨国成长理论的科学性。从横向比较来看,菲莫国际、英美烟草、日本烟草和帝国烟草的跨国成长路径各有特色,并对中国烟草工业企业的跨国成长之路具有重要启迪作用。最后,从现实出发,从烟叶及主要烟草制品的发展情况、国际烟草巨头的市场份额以及世界烟草行业的大致发展趋势等三方面剖析了世界烟草市场格局,厘清了中国烟草企业跨国成长的外部环境。然后,结合中国烟草工业企业跨国成长已经形成的优势资源及阻碍其成长的限制因素,运用扩展的资源基础论,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烟草工业企业的跨国成长路径。从成长方向来看,中国烟草工业企业应坚持专业化发展、水平专业化扩张和垂直一体化并行的跨国成长方向;从市场进入模式来看,中国烟草工业企业应通过贸易出口抢占海外华人烟草消费市场、通过横向跨国并购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纵向一体化实现全产业链竞争优势、通过战略联盟提升新型烟草制品技术创新能力,四者共同实现获取资源、改善知识和提升能力的目的。科学的成长方向与差异化的市场进入模式最终促进中国烟草工业企业资源、知识和能力的共同提升与整合,更好地实现中国烟草企业的跨国成长。之后,还从产权配置、公司治理和企业文化培育三个方面提出了中国烟草工业企业顺利实现跨国成长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