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乡村治理体系核心内容的村民自治是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和重要制度保障。加快推进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有利于乡村治理体系的科学构建,也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制度设计和民主参与上的支持。实施村民自治制度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推动村民自治实践进一步深化,优化农民参与村民自治路径,是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关键一环,能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将能为村民自治的发展、完善提供人才保障、物质基础和政治条件。因此,研究农民参与村民自治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不足和优化路径,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在阐述乡村振兴背景下村民自治的价值和机遇、梳理村民自治特别是其农民参与的相关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对广西B市G镇的调查,首先总结农民参与村民自治的现状,从参与广度、参与深度、参与形式三个方面归纳农民参与存在的不足。其次,根据有关理论,从参与意愿、参与能力、参与条件、参与制度、参与保障五个要件来分析农民参与村民自治存在不足的原因。最后从五个方面提出农民参与村民自治的优化路径,即:1.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提高农村人口民主政治意识以提高农民参与意愿;2.提升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加强农民的村民自治法制教育以增强农民参与能力;3.推动村民自治基本单元下移、保障流动农民参与村民自治权利、完善村干部激励机制以创造便利的参与条件;4.完善宪法、村委会组织法以及村民自治配套法律法规以健全参与的法律制度;5.健全“四个民主”落实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的救济体制以完善参与的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