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画诗早已有之,但却并未被文人们普遍认同、自觉创作,不论是从题画诗创作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看,宋代题画诗都是题画诗进入繁荣期的标志。至宋代,绘画与文学开始有意结合,这是在宋代大的文化背景下完成的,宋文化与题画诗发展二者间一定存在某种关联性,灿烂多元的文化长河孕育出风格各异的题画诗,而题画诗中反映出的文化内涵也为后世学者研究宋代文化提供了生动形象的直观依据。本文就宋文化与题画诗之间的关联性为研究对象,以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家,即苏轼与黄庭坚二人的题画诗为切入点,对二者的题画诗进行细致地比较分析,以期从中探寻出宋代文化意蕴的具体表现形式。全文的前两个章节主要研究宋代题画诗进入文学性时期的主要标志,这里面既有苏黄等文人的积极推动,更是宋代社会文化及政治文化影响下的直观表现。第三章主要以苏轼、黄庭坚的题画诗为例,他们的题画诗创作于宋代,本身受到北宋这个大的文化背景影响,同时,在这一文化背景影响下,二者的题画诗不论从创作风格还是技法上,都有着比较鲜明的个性特征。在对二者题画诗异同分析比较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些观点性的意见,这些意见又可以与前文两章互佐。同时,文章的前两个章节论述宋代大文化背景之下,题画诗产生了文学化的质变,是对前代题画诗的继承与超越,同时交待了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即宋代画师地位的提高、文人与画家的笃密接触,以及诗画的两相交融等。第三章通过对苏黄二人的题画诗的比较分析,总结其中渗透出的北宋文化意蕴,这种文化意蕴同时也推动着题画诗进一步发展。如苏轼题画诗中的“形神论”与黄庭坚题画诗提倡的“韵”说,都对宋代的绘画、鉴赏理论产生深远影响;二者题画诗中反映出的多重哲学思想,又是宋代政治文化下文人们的普遍心理感受,这种感受为题画诗的思想性灌注了灵光;概括二人题画诗特殊的表现形式——苏诗尚“理”、黄诗求“奇”,以期印证相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不同诗风,这些观点,都是在对苏黄二人诗作研究基础上提出的,力求言之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