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经济差异是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随时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显著,过大的县域经济差异会产生各种经济社会问题,不利于全省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按照“差异测度-差异预警-差异调控”的研究思路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系数等一般统计模型和ESDA等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从“非空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探讨浙江省县域经济差异问题,并通过揭示县域经济单元的空间相互作用机制来发现县域经济差异本质成因。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浙江省县域经济社会综合差异进行测度,并将浙江省县域单元依据经济社会社会发展水平分为5级。最后,运用国际通用的基尼系数进行差异预警机制研究,以0.4作为差异过大与否的警戒线,选取浙江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代表性方面进行差异预警,并进行未来预警研究。发现浙江省县域经济社会差异总体属于“轻警B”警情,并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人均实际利用外资、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依然属于“巨警”或“重警”警情,值得有关单位和部门高度重视。总体而言,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显著,经济发达县(市)主要聚集在浙东北和温台沿海一带,呈俱乐部趋同式分布。而欠发达县(市)基本全部位于浙西南。虽然浙中部地区义乌、东阳、永康等县(市)经济发展较为抢眼,但依然未能成为撬动浙西南经济发展的杠杆。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一方面帮助浙西南经济加快发展,另一方面也为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提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