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经济产生了浓厚兴趣。人们开始有意识、自发地关注经济形势,了解经济动态。因此,经济学理论及相关书籍也开始畅销。在这些书籍中,经济学家们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对历史上经济事件的分析上,他们试图从曾经发生过的重大事件中获取经验与教训,为当前经济情形提供参考与指导,从而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因此,此类书籍的翻译在一定程度上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决策者们从历史中吸取经验,避免大萧条等重大经济灾难再次上演。本文是一篇翻译项目报告,该项目是对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金色的羁绊:1919-1939年金本位制与经济大萧条》的汉译,委托方为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译者选取该书的第一章“绪论”进行该翻译项目实践的总结,因为所选章节对全书的整体背景、基本概念及各章节内容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说明,能够帮助读者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便于后续章节的展开。此外,所选章节的语言特征显著,其词汇、语法和句子结构非常具有代表性,因此译者选取该章节作为翻译实践的代表,分析并总结了实践过程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案。本文以卡特福德的翻译转移理论为指导,探讨了此类经济学文本的汉译。在翻译过程中,译员遇到了词汇层面、语法层面和句子层面上的具有代表性的翻译难点。在对这些难点进行分类与分析之后,译员利用翻译转移理论中的层次转移、结构转移和类别转移对其进行翻译,在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对文本进行适当转换,提高译本的可读性。具体而言,在词汇层面上,译者使用类别转移对部分词语的词性进行转换,使句子更加通顺并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在语法层面上,译者使用层次转移对原文中的时态、虚拟语气和单复数等语法现象加以转换,通过适当增译还原其隐含的意义;在句子层面上,译者使用结构转移重组句子结构,增强句子的逻辑性,使之更加具有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