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农村文化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初期因其过渡性的时代特征,社会阶层与社会意识都具有多样性,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一样是十分复杂的,在此社会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发展也具有其自身特点,主要体现为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渡,马克思主义主流文化与农村多元文化的交流,农民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及农村社会风气的转变,农民文化活动更为丰富,农民参与文化行为增加,中国共产党农村文化发展政策制度、运作机制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深入而转变等。通过分析建国初期农村文化发展的背景、特征、原因、政策演变、成就与失误,总结其经验与教训,为现阶段农村文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历史借鉴。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该部分阐明了选题原因、对本选题进行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存在的不足和发展趋势,对研究设计包括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进行了说明,并对研究的主要观点和可能的创新点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是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推动农村文化发展背景分析。主要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国内方面,建国后国民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发展,政治趋于稳定,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为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环境。国际方面,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抗美援朝期间,国内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农村文化迅速发展。建国后中苏关系进入蜜月时期,这一时期中苏文化交流频繁,国内掀起学习苏联文化的热潮,农村文化的发展也带有明显的苏联印记。第三部分是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的主要内容和特征。主要对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农村文化发展政策,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的方式进行分析,同时对党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纳概括。第四部分是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政策和文化措施总体上来说是成功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最大的经验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贴近农民,对农村文化既改造又建设。而不足之处表现在对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的破坏和文化领域中政治意识形态过分突出。第五部分是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的历史启迪。这一部分是对中国共产党推动农村文化发展政策措施的经验与教训的升华。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应该注重文化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同时注重农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第六部分是结语。对整篇文章做了一个总结,也指出了文章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