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统一理论中的轻子味改变以及最小超对称模型中的一些唯象学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le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论文的结构安排如下.我们首先简单地回顾了弱相互作用,标准模型,超对称,和大统一理论的历史.然后,介绍中微子质量和中微子振荡的一些相关知识.第一章简单介绍了目前的中微子振荡实验的情况.这些实验包括大气中微子,太阳中微子,和加速器中微子实验.第二章介绍目前理论上所提出的中微子质量结构和模型.在第三章则介绍了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超对称SO(10)大统一理论,以及关于重整化群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第四和第五章介绍我们的工作.其中第四章中详细介绍了在SO(10)超对称大统一理论中轻子味改变过程分支比的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我们给出了τ→μγ和Z→τμ的解析和数值结果.我们的计算表明τ→μγ非常有希望在下一代的实验中被发现.而Z→τμ也有可能在Tesla计划中被发现.在这一实验计划中将会产生10<9>个Z玻色子.第五章介绍我们在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中的几个唯象研究的工作,其中包括研究top夸克三体衰变中的CP破坏,带电Higgs粒子三体衰变的强相互作用圈图修正和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第三代标量夸克产生的电弱作用修正.最后,在两个附录中我们给出重整化群方程和单圈费曼图计算中几个常见的标量函数的定义.
其他文献
光学频率梳作为现代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已经在光学原子钟、绝对距离测量、高分辨激光光谱、低噪声微波信号产生、基本物理常数测量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
该文主要致力于智能交通收费系统的微波非接触式ID卡中,5.8GHz单平面的双相调制器/混频器的设计.根据单平面技术先将此多功能子系统分为基本块和简单电路模型分别设计、测试,
该文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即(1)铁陨石冲击熔化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2)基于铁陨石的冲击熔化特性对地核的热结构(温度分布)的探讨.这两部分的工作是紧密联系的,前者是后者
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自组织混沌神经网络模型来模拟真实的生物神经系统的自组织学习和模式识别过程,模型为由输入层和计算层构成的两层结构,研究人员将一个神经元局域场的非线
该文具体包括:第一章对随机表面的描述与测量方法、随机光场的特性和光散射方法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介绍了门积分平均的散斑光强自相关函数检测系统.得到一组散斑光强分布数据,
学位
学位
目前研究胶球态和混杂太怕比较公认的可信方案是格点QCD,这一方案对强相互作用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包括对胶球态(以及混杂态)的质量和衰变道的研究.格点上要教育处胶球质
该文我们采用溶胶-凝胶法,首次较系统地利用穆斯堡尔效应研究了B位的Mn被Fe部分替代后的LaSrMnFeO以及一定的Fe掺杂量下的LaSrMnFeO等体系的磁性、导电性及磁电阻效应,并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