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鳞状细胞癌中p27、bcl-2蛋白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CONG1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p27、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p27与bcl-2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异常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两种蛋白的表达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相关性,为食管癌的早期诊断、预防及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随机选择46例进行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术中采集食管癌及正常食管组织标本,用10%福尔马林固定。对每一例病人临床资料进行详细记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食管鳞状细胞癌及正常组织中p27与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p27与bcl-2蛋白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细胞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结果: (1) p27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和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4%和63.0%,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高、中、低分化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31.3%和6.3%,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淋巴结转移阳性及阴性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和48.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 bcl-2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和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2%和4.3%,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高、中、低分化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7%、75.0%和37.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在淋巴结转移阳性及阴性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0%和42.3%,具有
其他文献
为探究超声波控藻的底泥氮磷释放过程与水质恶化风险,本研究从太湖梅梁湾采集泥样、水样和藻样,采用低频超声波(35kHz,0.035W/mL)处理不同对象(泥体系:底泥和水;藻体系:微囊
目的:通过检测人脑胶质瘤、良性肿瘤(脑膜瘤、垂体瘤)及非肿瘤组患者脑脊液中AHSG的水平以及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AHSG在人脑胶质瘤诊治中临床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病人脑脊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展了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20世纪90年代开展了全国水中长期供求计划,21世纪初开展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分别主要对1980年、1993年和2000年全国各地的
目的 多药耐药性是导致急性白血病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通过对AL(Acute leukemia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P-糖蛋白(P-gp)、抗凋亡因子(Bcl-2)、肺耐药相关蛋白(LRP)表达的检
通过巴鲁夫BISC-6002处理器与FANUC31i系统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实现刀具信息的系统化、自动化管理。
准晶是一类不具备晶格周期性有序排列却显现出长程有序性的固体物质,它是一种既不同于常规晶体又不同于非晶体的新型固体材料.准晶体中所谓长程有序性,是指在某一个方向上往
组培苗的移栽是工厂化繁育种苗的关键之一。文章从温郁金组培苗的炼苗、移栽基质的选择、移栽时间以及苗期管理等方面,对温郁金组培苗的移栽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温郁金工厂化育
对n元线性方程组求解进行了讨论,对n元线性方程组求解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得到了求解n元线性方程组简便易行的公式化规范化的方法.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是一种禾本科刚竹属的乔木状禾本科植物,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竹子品种。毛竹具有速生的特性,其茎秆的生长速度最快可达每天1米。已有研究表明,多
应用连续切片技术和显微观察法,对胚胎末期至仔鱼期的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免疫器官(头肾、胸腺及脾组织)早期发育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在实验水温为10.0~16.2℃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