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是现实世界存在的重要维度。在心理学中,时间更是所有心理活动的基础,是各类认知加工的基石。其中,人们对于时间长度的知觉被称之为时距知觉。大量研究基于经典模型(如,内部时钟模型),使用面孔表情、情绪图片、视频和声音等刺激材料,考察了情绪对时距知觉的影响,并且发现了时距知觉的性别差异。然而,情绪影响时距知觉的现象在词汇方面是否也存在呢?并未有研究者对此进行探究。 文献梳理的结果发现,情绪词汇具有和其他情绪刺激类似的维度空间(即效价-唤醒度)及认知加工过程。因此,本研究使用情绪词汇作为材料,时间二分法(temporal bisection task)作为实验范式,对情绪的时距知觉特点及其性别差异进行了探讨。在实验一中,情绪词汇的唤醒度得到了控制,并要求被试辨别呈现刺激的时距接近于标准短时距(400 ms),还是接近于标准长时距(1600 ms)。以情绪效价和性别为自变量,时距高估效应量为因变量指标,结果并未发现效价对时距的影响,但女生均高估了负性、中性和正性词汇的时距,男生并未产生时距高估效应。在实验二中,将唤醒度纳入进来,要求被试做同样的判断,仍未发现唤醒度和效价的作用。但相对于男生而言,女生的时距高估效应依然存在。 总之,本研究将情绪对时距知觉的影响拓展到了语义词汇领域,并未发现情绪的作用,但女生的时距高估效应始终是稳定的。前者可能与情绪词汇自身的一些属性和短时距的自动化信息加工有关;后者可能是由于两性在相关脑结构和生理特征的差异导致的。 本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并未完全排除记忆对于现有结果的干扰。未来研究将可以使用长时距条件做进一步探索,还可以从语句、篇章的角度进一步考察基于语义水平的情绪化时距知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