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碳纳米材料的直流电弧法合成

来源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jiangta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维结构的碳纳米管和二维结构的石墨烯,由于其独特的结构、优异的性能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了全世界科学家的广泛关注。直流电弧法是一种合成碳纳米材料非常常用的方法。本论文主要围绕直流电弧法合成一维的单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和二维的石墨烯材料来展开工作,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概括如下:   1.探索出一种气相氧化和化学处理相结合的简便纯化方法,除去了非常难以提纯的直流电弧法生长的布状原灰中几乎所有的杂质,成功地实现了单壁碳纳米管的高效纯化。最终从约3.6 g含有约10 wt%单壁碳纳米管的布状原灰中得到至少200 mg纯度约为99 wt%的单壁碳纳米管,整个纯化过程单壁碳纳米管的回收率高达~56 wt%。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A)和磁性测量的结果表明金属杂质的含量从原灰中的~24 wt%直降至~1 wt%,其中铁磁性金属杂质的含量更是低至0.2 wt%,其去除率高达~99.9 wt%,几乎所有的铁磁性金属杂质都被成功地除去。此外,显微拉曼(Raman)、紫外一可见一近红外光吸收谱(UV-vis-NIR)、X射线粉末衍射(XRD)表征结果表明,所得到的超高纯单壁碳纳米管的平均管径约为1.4nm,管束直径约为50 nm,两端开口且表面缺陷少,说明了该化学纯化方法是温和的,对单壁碳纳米管友好的一种高效纯化方法。而且该纯化方法操作简单易行,价格低廉,处理量大,是容易实现超高纯单壁碳纳米管规模化生产的一种纯化方法。目前,在实验室规模下,平均一天能得到该超高纯的单壁碳纳米管1g左右。此外,我们通过一种简便的气相氧化和化学处理相结品,并研究了这些金属催化剂颗粒对单壁碳纳米管热稳定性的影响。通过详细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包覆在晶型碳中的金属催化剂颗粒对减弱单壁碳纳米管在空气中的热稳定性起主要作用。   2.通过改变电弧生长条件中的起弧电流和充气气压两个影响参数,初步探索出直流电弧法合成多壁碳纳米管和薄层石墨烯的电弧条件,并且合成得到了含量为20~30 wt%,内径在2~5 nm之间,结构完整,形态笔直的多壁碳纳米管以及含量约为5 wt%的l到10个原子层的薄层石墨烯片,为今后的石墨烯和多壁碳纳米管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原料。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酰胺键作为构建化合物重要骨架的官能团之一,在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普遍存在于化学合成药物以及天然产物提取物分子中,同时也广泛存在于蛋白质、多肽、材料等功能分子中,吸引了众多化学家的目光。如何更高效、简单的在其他分子中引入酰胺结构,以达到改变其结构和性质是研究热点之中的一个研究方向。另一方面,杂环结构作为药物分子中重要的活性骨架,广泛的应用于各类医药及农药的创制。其中,吡
加拿大籍美国摄影记者Kevin Frayer多次获得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奖项,并夺得2013华赛年度新闻照片大奖。目前Kevin Frayer任getty驻中国摄影师,他拍摄过多组中国题材的内
“南川金佛山风景迷人,尤以喀斯特地貌最为独特。清晨,云海泛波犹如天池,连绵巍峨的金佛山披上日出的金辉,彷佛一片仙山秘境。”拍摄地点:重庆南川金佛山相机:FC330光圈:F2.8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丰绿2号’苦瓜是以自交系‘B2411’为母本,‘汕引B1610’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果实长圆锥形,果色绿,光泽好,条瘤顺直;果长26 cm左右,横径6.1 cm,单瓜质量360 g左右。
微生物产生的鼠李糖脂是一种优良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化妆品,食品,石油开采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论文从13株菌中筛选出产糖脂菌株FIN2,通过优化FIN2发酵条件提
蛋白质作为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其研究重点已经从蛋白组内的所有蛋白转向部分目标蛋白,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自由流电泳作为生物样品预处理手段,具有连续进样连续分离的特点,在保持生物活性方面有明显优势。微纳界面上的浓度极化在带电组分的浓集中展示出了很高的浓集效率。本论文在自建的微型自由流电泳系统中将离子交换膜用于电极与分离室的隔离,将离子交换膜表面的浓度极化效应引入自由流
本论文的工作是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具有水溶性、荧光颜色可调而且表面为功能基团的ZnO@polymer纳米粒子。这种有机无机复合纳米粒子的共聚物外壳以共价键形式与ZnO内核结合,共聚物外壳分两层,其内层是疏水有机层,外层是含有许多亲水基团亲水有机层,这种有机高分子外壳可以保护ZnO内壳不被水分子破坏,本实验合成的ZnO纳米粒子具有绿色,黄色荧光两种荧光,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并能在水中保持数周。透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