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于钢琴的学习热潮一直持续。如何建立良好的钢琴教学模式,以及应当运用怎样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一直是钢琴教师和学生所共同关注的课题。然而影响教学效果的直接原因和改变教学模式的方法是被较少涉及,但却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本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出发点,在亲身感受和在对此领域之前研究过的文献综述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寻找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建构主义理念是当代最为盛行的学习理论,它否认对现成的公式和理论的背诵的知识观,认为对于现实世界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故而倡导学生对其所学给予主动的构造,进行联系,使知识成为一个完全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体现着学习者或说知识的建构者在学习中发挥出来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由于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主动性而形成的知识内部联系性。这些便是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的先进性之所在。本研究中遵循音乐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原则,从理性与感性的两方面,采取了通过定量到定性的研究策略。以问卷调查、网络搜索、行动研究等科学手段,结合实际情况探究钢琴教学中的问题与现象。同时,以建构主义理念为改变教学模式的方法论,通过行动研究叙事性的描述,对引用了建构主义理念的教学过程前后进行直观的对比。行动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通过课前对学生进行适合并且周详的教学计划,利用一课时的详细记录,明显的发现通过教学模式的扭转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教学结果令人满意。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基于建构主义的钢琴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改善现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研究结论将为音乐教育、钢琴教育的前景提供更多的实践方面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