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钢铁产业中钢渣废弃物的年排放量约为钢铁产量的15%~20%,大量废弃钢渣的排放引发了一系列环境保护问题,严重影响了环境和居民的正常生活;另外大量闲置场地的堆放占用,也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与资源损失。随着混凝土行业的复合化发展趋势与工业废弃物的高利用率需求,钢渣在混凝土中大掺量、高利用率及多样化的循环利用方式有待深入系统研究。本课题以钢渣的高附加值利用为研究目的,将粗破、筛分后的颗粒状钢渣作粗骨料,磨细至一定细度的钢渣粉作掺合料,分别替代混凝土天然碎石骨料与水泥制备双掺钢渣混凝土。试验以钢渣混凝土体积稳定性良好为前提,开展双掺钢渣粗骨料/钢渣粉混凝土的宏观力学性能、耐久性能与长期性能试验研究;并利用扫描电镜、XRD衍射、显微硬度等微观测试手段,对不同骨料-水泥石界面与复合胶凝体系组成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以钢渣粗骨料25%替代天然碎石为基础,钢渣粉30%/40%替代水泥作掺合料,双掺钢渣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合格,力学性能、耐久性能满足试验设计指标;其中,25%钢渣骨料、30%钢渣粉试样组能够显著改善混凝土抗压、抗碳化、抗硫酸盐侵蚀等性能;值得重点关注的是,在双掺25%钢渣骨料与30%钢渣粉基础上复掺20%矿渣粉,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均表现最佳,钢渣粗骨料与废渣掺合料替代量分别达到25%、50%,实现了大掺量钢渣混凝土的研究目标。混凝土微观结构试验表明:钢渣骨料与水泥石的界面结构完整致密,显微硬度值高于天然碎石与水泥石界面区;复合胶凝体系水化程度较高、胶凝材料水化充分,该微观特性为双掺钢渣混凝土优良的宏观性能表现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