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双掺钢渣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fg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钢铁产业中钢渣废弃物的年排放量约为钢铁产量的15%~20%,大量废弃钢渣的排放引发了一系列环境保护问题,严重影响了环境和居民的正常生活;另外大量闲置场地的堆放占用,也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与资源损失。随着混凝土行业的复合化发展趋势与工业废弃物的高利用率需求,钢渣在混凝土中大掺量、高利用率及多样化的循环利用方式有待深入系统研究。本课题以钢渣的高附加值利用为研究目的,将粗破、筛分后的颗粒状钢渣作粗骨料,磨细至一定细度的钢渣粉作掺合料,分别替代混凝土天然碎石骨料与水泥制备双掺钢渣混凝土。试验以钢渣混凝土体积稳定性良好为前提,开展双掺钢渣粗骨料/钢渣粉混凝土的宏观力学性能、耐久性能与长期性能试验研究;并利用扫描电镜、XRD衍射、显微硬度等微观测试手段,对不同骨料-水泥石界面与复合胶凝体系组成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以钢渣粗骨料25%替代天然碎石为基础,钢渣粉30%/40%替代水泥作掺合料,双掺钢渣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合格,力学性能、耐久性能满足试验设计指标;其中,25%钢渣骨料、30%钢渣粉试样组能够显著改善混凝土抗压、抗碳化、抗硫酸盐侵蚀等性能;值得重点关注的是,在双掺25%钢渣骨料与30%钢渣粉基础上复掺20%矿渣粉,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均表现最佳,钢渣粗骨料与废渣掺合料替代量分别达到25%、50%,实现了大掺量钢渣混凝土的研究目标。混凝土微观结构试验表明:钢渣骨料与水泥石的界面结构完整致密,显微硬度值高于天然碎石与水泥石界面区;复合胶凝体系水化程度较高、胶凝材料水化充分,该微观特性为双掺钢渣混凝土优良的宏观性能表现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正>一、研究背景2009年4月,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正式出台《武侯区行政审批新机制运行管理暂行办法》~①,依据中央"大部门体制"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分离的改革思路,依
会议
安装完毕运行程序,在出现登录对话框中,输入新浪通行证帐户或新浪uc号码并登录。如果你不是其用户。可以单击“注册新用户”文字链接,在出现的页面中,按提示进行注册。登录后,将进入程序的主界面。在界面左侧的“频道列表”项下,我们会看到平台提供的频道相当丰富,有“同城有约”、“证券投资”、“音乐歌舞”和“婚恋交友”等十几个。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药物研发是全球性的发展问题,过去几十年中,药物靶向治疗策略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确定药物治疗靶点,寻找针对靶点的特异性药物,是医药企业以及实验室研究的着力点,并且已经取得了相
房地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建设及相关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和牵动作用。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房地产开发方式由以商品房开发为主转入区域规模功能性开发。当前,
近年来,全国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大力推进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两集中两到位”、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审批为标志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初步构建起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知识的认识不断加深,专利意识也在潜移默化地深入人心。专利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作为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其价值的体现因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