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人类以环境为生存的根本,环境也保障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是生态文明和谐的重要环节。但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污染环境犯罪发生率极高,但污染环境罪的适用却与污染环境行为的发生不成正比。为有效控制污染环境犯罪的发生,惩戒、治理污染环境犯罪行为,并使刑法达到预防控制犯罪发生的作用,本文对污染环境罪适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建议。本文运用多种方法对污染环境罪的适用作出探讨、进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以环境为生存的根本,环境也保障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是生态文明和谐的重要环节。但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污染环境犯罪发生率极高,但污染环境罪的适用却与污染环境行为的发生不成正比。为有效控制污染环境犯罪的发生,惩戒、治理污染环境犯罪行为,并使刑法达到预防控制犯罪发生的作用,本文对污染环境罪适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建议。本文运用多种方法对污染环境罪的适用作出探讨、进行研究,提出其在司法适用中出现的问题。文章介绍了污染环境罪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总结了污染环境罪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了解目前我国和外国关于污染环境罪的相关理论研究情况。界定了污染环境罪的概念,分析和阐释了污染环境罪的构成要件,梳理了污染环境罪的产生和修正过程。提出污染环境罪在适用中存在的争议性问题,主要包括:主观罪过理解模糊问题,当前存在有三种学说:“故意说”、“过失说”和“双重罪过说”;污染环境罪与其他罪界限不明显的问题;污染环境罪既遂形态认定混乱问题;共犯认定疑难问题;共同犯罪下责任主体认定的问题。通过参考借鉴域外的法律规定和适用,引用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中具有代表性的比较成熟的英、美、德、日四国的法律规定和适用特色,对比分析并得出启示,探求符合我国法律现状的新理论,提出解决适用中出现的问题的相应对策。最后回应实践和理论,提出完善建议:一是建议将污染环境罪的主观罪过形式“二分化”,承认存在故意和过失两种主观罪过;二是更加明确污染环境罪与他罪的区别和界限;三是将污染环境罪认定为抽象危险犯,扩大污染环境罪的犯罪圈,降低入罪门槛;四是承认过失形态下的共同犯罪;五是分清共同犯罪的主体在共同犯罪中起到的作用,确定其是否是刑事责任主体。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和讨论,能够让大家意识到环境保护问题的紧迫性,提高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完善相关法律及适用理论,使环境刑法在司法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最终实现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同发展,创造美好环境。
其他文献
高速公路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了交通行业的重点研究内容。公路建设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需要风险评价人员确定面临问题的类型,在处理过程中结合具体特征,在系统管
目的:观察金鱼外洗方外用治疗儿童湿热型异位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以金鱼外洗方外用配合扑尔敏片内服治疗,对照组以单纯扑尔敏片治疗
目前,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我国舆情的重要表征,是公众话语权的一种实现方式。网络流行语彰显了民众的个性和自由意识,传达了网民对社会公共事件的判断和评价,是公众主动争取话
我国修改后《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鉴定人保护制度在"实体构成性规则"和"程序实施性规则"上均存在诸多问题。鉴定人保护制度的完善应推进专门立法、扩大作证保护案件范围和保
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
在面对大数据量时,传统的基于VSM的分层网页推荐算法由于分类的不准确,造成推荐精确率较低。该文针对这个缺陷提出了改进的分层推荐算法,该算法在推荐过程中综合考虑了领域和
新技术正在融入并深刻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而且已经成为当前引领保险业变革的关键因素。保险科技的应用已经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并有望继续加速。要把握技术进步带来的重要机遇
<正> 考察一道选择题.满足|z-1|+|z+1|=1在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A)轨迹是椭圆;(B)轨迹是双曲线;(C)轨迹是圆;(D)轨迹是一条线段;(E)轨迹不存在。 不少同学这样分析:根据
Internet流分类是网络测量、流量监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几种典型的流分类方法:基于特定端口号、基于应用层特征字段和基于传输层的方法,其中第二种方法专门用于识
新课程实施以来,活动课发展经历了不同阶段,尽管人们在不同时期对其认知有所区别,但却是一脉相承。梳理总结以往探究活动的典型案例,有助于实现经验迁移,为新课标背景下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