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国时期是中国长城修建史上第一个重要时期,秦昭襄王长城在战国长城之中保存相对较好,尤其是定西地区战国秦长城,调查工作做的也相对细致。秦昭襄王长城不单纯是简单的军事防御工程,它涉及到秦国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多方面的问题,内容非常丰富,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长城是一道点、线、面相结合的军事防御工程,不能单纯的认为长城只包括墙体,还包括烽燧、壕堑、关堡等其它附属设施,且在长城沿线利用天险来防御的河谷或山崖也应在长城之列。秦昭襄王长城的线路一直是学者关注的问题,经文献考证和实地调查,定西地区秦昭襄王长城自东向西依次经过通渭县、陇西县、渭源县和临洮县。定西地区秦昭襄王长城的构筑方式十分独特,墩台、关堡、壕堑等相关防御设施也很有特点,在中国长城建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在以往的调查中,考察人员或许发现过墙体内侧短墙的存在,但并未加以重视。定西地区共发现20处短墙,对此独特的构造,笔者有了初步的认识。秦统一后甚至汉初都利用了战国秦长城,秦始皇长城和秦昭襄王长城的西端起点应是一致的,起点应是在岷县,但仍需进一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