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房颤消融术后空白期快慢综合征治疗与预后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导管射频消融是治疗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短期内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可能增加,因此针对这一特殊时期,将其定义为房颤消融后空白期,一些患者在空白期内复发房颤、房速等房性心律失常时,会出现房颤/房速终止后长间歇,称为空白期快慢综合征,但其预后和治疗策略目前尚无相关报道。目的:本文旨在观察阵发性房颤消融术后空白期快慢综合征发生率、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等。方法:观察2002年1月至2016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阵发性房颤消融术后患者,选取空白期出现快慢综合征30例患者(A组)。此外,随机选取同期入院接受房颤导管消融且空白期复发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但无长间歇的患者60例作为B组,另随机选取同期入院接受房颤导管消融且无空白期复发的阵发性房颤消融患者60例作为C组。统计这些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治疗、预后,比较三组之间消融前后HRV的差异等。结果:(1)2002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行房颤导管消融1619例,空白期出现快慢综合征30例(发生率1.9%)。(2)三组患者之间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基线特征均无明显差异(P>0.05)。(3)在三组中,患者消融术后HRV各项参数较术前相比均降低,但A组中各HRV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B组中只有SDNN、SDANN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中,HRV各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A组与B组射频消融术后HRV等比较,SDNN、SDANN等少部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C组射频消融术后HRV等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5)本次入选空白期快慢综合征患者30例,根据患者意愿,接受导管消融、起搏器植入、观察。平均随访36.9±23.9个月,A组12例患者(40%)进行了再次导管消融(8例为空白期内消融,4例为空白期后消融),其中10例患者无房颤或长间歇,2例患者再次术后仍有房颤发作,但无长间歇;A组3例患者(10%)空白期植入永久性起搏器。15例患者(50%)药物等治疗(随访期内12例患者无房颤等房性心律失常复发,3例患者虽仍有房颤复发,但无RR长间歇)。结论:(1)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术后空白期快慢综合征发生率为1.9%,可能与神经失衡、迷走神经活跃有关。(2)对于此类患者,大多数预后呈良性,病情呈可逆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输卵管阻塞的关系。方法373例不孕症患者,取其子宫颈管分泌物,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解脲支原体DNA和沙眼衣原体DNA。月经
为解决家庭物联网水、电、气三表数据广域传输中低功耗、低成本的问题,设计了基于NB-IoT网络的智能网关,以STM32F103芯片为核心控制器,主要包括三表数据采集接口、NB-IoT网络
FTY72 0是来源于冬虫夏草的免疫抑制剂。其化学结构与作用机制均不同于现有的免疫抑制剂。该剂直接作用于淋巴细胞 ,而表现免疫抑制效果。特别是对器官移植等的排斥反应的抑
自2013年底前后,"移动支付"这个名词开始频繁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同时作为接受能力较强的年轻人已经开始习惯于只用移动支付手段来进行相当一部分的结算活动。各家商业银
根据珠江口枯水期(2013年11月)和丰水期(2014年8月)24个站位调查资料,对中小型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丰度分布、群落结构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枯水期和丰水期分
<正>产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犹如人体对血液的要求,而金融在提供资金来源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产业是基础平台,金融起到催化剂和倍增剂的作用,金融与产业互动能够创造新的
为研究棱梭不同地理群体间的形态差异,使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采集自金门、厦门、虎门、湛江、北海和防城港6个地点邻近海域的棱梭群体样本的形态和矢耳石形态两方面进行比较
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沙鲁里山北支雀儿山北麓的当子沟,保留了4组末次冰期冰碛垄,每组冰碛垄由若干道小冰碛垄组成,是末次冰期多次冰川波动的理想地貌证据。为恢复该地末次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