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荒”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in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改革开放是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起点的。这一分配制度的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带来了农业产出急剧增加,使得较少的劳动力投入即可获得足够的收益,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奠定了制度基础。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农村劳动力跨户籍流动的限制被逐步放开,数以亿计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形成蔚为壮观的“民工潮”,为中国城市化建设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了廉价劳动力。然而2003年开始,中国各地陆续出现了“民工荒”,许多工厂招不到足够的劳动力。这一现象在随后几年中愈演愈烈,成为媒体和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回顾了发展经济学描述二元经济下劳动力流动的理论,发现它们对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解释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无法说明当前“民工荒”出现的真正原因。随后作者分析了经典模型中变量的设置及含义,找出其与中国现实不相符之处,并对经典托达罗模型进行了修正,加入了一些中国特色的变量,并对另外一些变量进行了重新定义,使得修正后的模型更好地说明了“民工荒”发生的原因。由于中国“三农”相关数据的缺乏,近年来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研究更多偏重于理论推导,而较少有实证的支持,这也是学界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众说纷纭、无法形成统一意见的重要原因。有鉴于此,作者选取了中国东西部两个县级市作为数据来源,投放并收回了702份调查问卷。通过对这些一手数据的计量回归,作者得到了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并对各因素进行了分析,尤其着重说明了对东西部影响有所不同的因素。在理论和实证的基础上,作者得出结论:“民工荒”只是由于农村和城市条件变化而造成的暂时供需失衡,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需要过多的担心和政府人为干预。但是,“民工荒”为中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敲响了警钟,政府应该以此为机遇,加强对企业的引导,促进企业的资本深化和技术革新,带动整个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进而实现城乡的和谐发展,逐步完成从二元社会向一元社会的过渡。
其他文献
建筑电气是建筑物的功能部分,是利用电力的驱动作用实现各种功能,完成对建筑物、使用者各项需求的满足.本研究根据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顺序,分析了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应注意的
建筑工程造价是项目工程中的重要环节,贯穿于项目全过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基本建设工作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工程的经济效益,因此只有有效地发挥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
人们日常使用的一些东西,看似安全健康,但实际却暗藏着许多的隐患……一、牙膏中的氟化物牙膏或多或少都含有氟化物,它能起到预防蛀牙的功效。但氟化物也是一种潜在的"毒药",即
大多数国家的电力企业规定的电压允许变化范围,一般在±5%~10%。本文从对无功功率补偿技术中常见的静止补偿装置原理分析入手,重点介绍了应用静止无功补偿技术的两种补偿装
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直接以生物质为原料的低温燃料电池。这种燃料电池只需借助太阳能或废热就能将稻草、锯末、藻类甚至有机肥料转化为电能,能量密度比基于纤维素的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