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汇率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受日趋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复杂多变的外汇环境等因素影响,亟需设计能反映国际收支和汇率形成机制新变化的货币指数权重,从而推出能体现人民币币值真实变化的人民币指数。
本文在回顾比较当前国际上测算货币有效汇率指数的方法及模型基础上,以人民币指数为研究对象,参考美元指数和欧元指数的编制思路,选取中国近20个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为样本国,将修改的相对生产率进步指标纳入到人民币指数权重的构造中,编制了1979-2007年的人民币指数(名义)。在采用单位根法检验人民币指数平稳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其ARMA时间序列模型,并进行模型拟合,预测了2008年的人民币指数。
本文的创新之处是将修改的相对生产率进步指标纳入权重编制了2009年的人民币指数,并将之与美元指数进行国际比较,得出美元指数走势仍然是人民币指数走势的重要影响因素,即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我国汇率体系中仍处于主导地位。通过国内外货币指数权重的比较,分析了将修改的相对生产率进步指标纳入权重计算的优越性,既可兼顾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全面反映国际收支的变化,又吸收了一篮子货币的优点,可表征人民币对所有样本货币的整体走势,有很强的信息价值。同时,鉴于外汇市场的波动,企业和投资者的汇率波动风险也在不断增加,人民币指数衍生品的推出可为市场参与者提供避险工具,本文参考美元指数期货以及期货的定价模型,建立了人民币指数期货的均衡定价模型,并将以修改的相对生产率进步指标纳入权重所编制的人民币指数数据模拟计算了2009年12月到期的期货价格。
通过比较,本文得出如下建议:我国为适应市场需要,应将修改的相对生产率进步指标纳入权重,尽快推出能全面反映国际收支变化的人民币指数以及人民币指数衍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