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增益预测语音编码系统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ym881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神经网络是采用大量的处理单元连接起来构成的一种复杂的信息处理网络。这种网络具有与人脑相类似的学习记忆能力和输入信息特征抽取能力。人工神经网络是聪明的,因为它是通过实例学习。神经网络因其非线性、自适应及学习特性而受到极大关注,神经网络在诸多领域都取得成功的应用,如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控制与优化、预测、通信等。 语音信号的产生本质上是一个非平稳和非线性的过程,但一直以来,传统的语音处理方法都采用一种线性预测方法来处理。本文针对传统方法的不足,在语音编码系统的自适应增益预测中引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语音编码系统的增益非线性预测结构和学习算法,并将之应用于G.728语音编码算法。 本文研究了BP网络,实现了“梯度下降法”的网络训练方法,获得了较传统方法好的效果。另外又研究了RBF网络,实现一种叫“正交最小二乘法”的网络训练方法,获得较BP网络快20倍的训练速度,同时语音质量略有提高。为具体实现神经网络程序,本文采用了基于VC++和MATLAB的实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BP网络的语音编码系统的语句平均分段SNR比ITUG.728标准算法提高2dB左右,增益平均分段SNR提高3dB;同样地,采用RBF网络的语音编码系统的语句和增益平均分段SNR比ITU G.728标准算法分别提高2dB和3.1dB。 最后我们以提高的信噪比为代价分别进行了综合滤波器的降阶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神经网络的算法当阶数降为10阶后仍然比原算法20阶的SNR要高;同时,降阶后算法的计算量大大降低,分析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能使G,728算法的总计算量降低40%,同时保持音质不变。
其他文献
该文首先对Ad hoc技术及网络路由协议进行综述,介绍了网络路由协议的分类以及Ad hoc网络的一些专用路由协议;按需路由和组播的定义及主要相关概念;重点分析了Ad hoc组播网络
光密集波分复用(DWDM)已经成为目前通信主干网的主要传输手段,通过提供大容量、高速度的信息传输,满足了不断涌现的各种新型宽带通信业务对通信网络的承载能力提出的要求,成
学位
该文首先从MPEG-2视频编码原理出发,着重分析了在空间域中做运动补偿的原理和DCT变换的一些特性,深入地理解这些环节是压缩域视频处理技术研究的基础.在分析传统的基于空间域
在反导背景下,高精度测距技术为雷达目标特征提取、识别与跟踪提供了新的途径。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在现有精密测量雷达的基础上运用相位测距技术提高目标径向距离的测量精度
测试技术与科学研究密切相关,在这些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对自动测试技术的作用、自动测试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自动测试发展的现状进行概述,并详细介绍了自行设计、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