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脂通络胶囊对心肌IRI血管内皮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m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急性心肌梗死(AMI)。而目前治疗AMI的公认最有效措施是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但研究发现,随着血流灌注的恢复,某些受损的心肌细胞功能及结构破坏反而加重,甚至会出现类似炎症的损伤,即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随着心肌保护研究的不断深入,MIRI被认为是心肌保护问题的关键。目前认为 MIRI 的发生发展与氧自由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细胞凋亡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干预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心肌保护问题的关键,而更进一步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发展的机制是进行心肌保护的前提。近年来中医药对 MIRI 保护作用的研究已成为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其作用机制十分复杂,涉及清除氧自由基、减轻细胞内钙超载、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干预MIRI期间的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等方面。   中医将MIRI归于“胸痹心痛”、“真心痛”、“心悸”等 病证范畴,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为本,标实以血瘀、痰凝多见,临床治疗应以益气活血祛痰化瘀为治法。调脂通络胶囊是由院内制剂调脂胶囊和冠心舒乐胶囊合方优化筛选而成,方中以红参、红曲、三七、皂刺、血竭为主要药物组成共奏益气活血祛痰化瘀之效。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观察调脂通络胶囊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内皮细胞功能、心肌细胞凋亡及生化等相关指标的影响,分析其调节血管活性物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轻血管损害,缩小心梗面积的可能药理学机制,探讨调制通络胶囊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理。   方法:Wistar种大鼠 104只,随机分为7组,即假手术组,非高脂模型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钙片组,调脂通络胶囊大、中、小剂量组,每组 16 只(假手术组8只)。以上各组大鼠高脂饲料喂养4周(非高脂模型组除外)后,根据体重进行灌胃 4周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30min 后松开再灌注 24h,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检测再灌注 24h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检测心肌组织匀浆中一氧化氮(NO)、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内皮素-1(ET-1)含量水平,计算再灌注24h后心肌梗死面积,光镜下观察再灌注 24h后缺血区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及计数心肌细胞凋亡率。   结果:调脂通络胶囊能显著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 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达到调节血脂的目的;调脂通络胶囊能降低血清乳酸脱氢酶与肌酸激酶同工酶数值,升高缺血区心肌组织 NO 与 eNOS 含量,降低心肌内皮素-1含量,保护 MIRI 的心肌细胞;调脂通络胶囊能缩小心梗范围,改善心肌病理形态,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率。   结论:调脂通络胶囊能够调节血脂,降低血清 LDH、CK-MB及心肌ET-1含量,升高缺血区心肌组织 NO及eNOS含量,缩小心梗范围,改善心肌病理形态,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率。调脂通络胶囊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血脂,清除氧自由基、干预MIRI期间的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等实现的。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清热化湿健脾法针药结合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验证清热化湿健脾法针药结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1月门诊和病房的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共64
目的:观察补肾疏肝活血方联合丹参注射液对胚胎停育病史患者(肾虚肝郁证)再次受孕后激素水平及妊娠成功率的影响,为优化该病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7
背景:  股骨头坏死发病率高,属于骨科难治性疾病,单纯保髋手术治疗的远期效果不理想,目前临床采用保髋手术结合中药治疗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目的:  探讨髓芯减压、自体
  目的:通过应用参松养心胶囊对慢性心衰伴室性早搏患者进行临床干预及安全性评价,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慢性心衰合并室早患者临床症状、QT 间期及 QT离散度的影响,探讨其对慢
  高松寿教授是河南省中医内科著名专家,从事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四十余载,在中医学术领域长期勤奋耕耘,治学严谨、慎思明辨、探索创新,建树颇多,运用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MTX)联合益赛普(etanercept)对肾虚型与非肾虚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应用的疗效,并通过两组的对比研究,客观评价该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