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住房,只要有人类生存的一天,住房的需求就不会间断。伴随着我国城镇住房制度的不断改革,市场机制已经全面渗透到了住房范围内,对住房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目前市场机制的发展还不完善,还存在着潜在的缺陷,中低收入阶层由于受到支付能力的限制,无法通过市场解决自己的住房问题。要想改善居住条件或解决住房问题,政府必须介入提供帮助以满足他们的住房需求。当前我国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是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困难问题的严重性。但在其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得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迫切地要求我们重新审视现行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因此,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加快构建一个更为完善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及运行机制,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迫切要求我们对这方面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住房保障制度是各个国家住房政策的一个核心内容。为了解决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各国政府大多也制定了专门的住房保障计划。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研究发现,国内外学者分别从必要性、实施方式、完善保障制度的方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住房保障体系进行了研究,这些都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对前人的文献综述,总结国外住房保障政策的经验,本文对以下四方面进行研究:①对重庆市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对其现行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运行效果有了一定的了解;②在分析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的理论框架和住房支付能力的基础上,对住房保障家庭收入线及保障量预测模型和住房保障水平“倒U”型曲线发展的假说进行了研究;③城镇住房保障模式在重庆市的应用研究,具体内容包括:城镇住房保障动态模式在重庆市的“三阶段”方案,应用回归分析等方法对2009~2015年重庆市保障性住房的需要量进行了预测,为重庆市保障性住房的贯彻实行指明了方向;④对重庆市经济适用房的选址进行了研究,结合轨道交通的规划,提出了符合经济适用房选址原则、缓解位置与价格两难问题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