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基于北京数据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就业效应研究。生物医药产业既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又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它的发展对社会经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本文具体到就业方面来研究。首先分析了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和就业现状,生物医药产业的产业增加值和就业人数近些年来基本呈现增长趋势。由已知数据和产业的相关报道得知北京市的生物医药产业目前进入快速发展期,并且从计算的结构偏离度的结果看出该产业有进一步带动就业增长的潜力。然后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检验产业总产值和就业人数两个时间序列的因果关系,得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就业人数的增长,但是结论也表明就业人数的增加并不必然带来产业产值的增加。其次回归分析得出生物医药产业的直接就业效应,又运用产业关联度的公式计算出与生物医药产业关联度,找出与其关联性较强的产业,并计算这些产业的就业量,即间接就业效应。为了进一步研究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对就业的影响,实证检验了影响本产业就业的因素,建立回归模型分析每个因素的具体影响。并建立灰色理论模型来预测该产业未来几年的就业情况。其中,固定资产投资、R&D投入、产业结构调整、工资水平对就业产生正的促进作用,技术进步指数则对本产业的就业有挤出效应。就业影响因素的确定对把握生物医药产业的就业带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它的发展与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直接相关,同时也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影响,对它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