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状结构TiB_w/TA15复合材料热变形行为模拟及组织性能演变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u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发钛合金复合材料有望解决航空航天领域对服役温度为600-800℃的轻质高强材料的需求。得益于特殊的增强相空间分布,网状结构钛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并且可以通过热加工进一步实现材料的组织调控和力学性能的优化。然而在热变形过程中,增强相网状结构演变将对力学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采用Deform-3D有限元软件对圆柱、圆环以及法兰类零件镦粗热变形行为进行模拟,并选定圆环镦粗热变形方案开展实验以研究应变状态-增强相网状结构演变-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圆柱镦粗热变形模拟结果表明材料径向流动速率随变形压下量的增大或圆柱坯料形状因子的减小而增大。其次,定量计算了热变形过程中不同变形区域体积占比的变化情况,发现随着变形压下量的增大,难变形区体积占比持续减小,而易变形区体积占比先减小后增大,自由变形区体积占比先增大后减小。随着形状因子的增大,难变形区体积占比连续增大,易变性区先减小后增大,而自由变形区先增大后减小。提出了采用应变离散系数衡量变形均匀性,应变离散系数越小,变形均匀性越好。增大压下量或减小形状因子,将减小应变离散系数,导致应变分布更均匀。此外,随变形压下量的增大,单位体积成形载荷不断增大,而形状因子的增大将降低单位体积成形载荷。圆环镦粗热变形过程中材料发生分流现象,分流面处材料径向流动速率为零,其两侧材料分别向内外流动。增大压下量或减小形状因子,将导致材料径向流动速率的增大,而壁厚系数主要影响分流面内侧材料的径向流动速率,并随壁厚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其次,随着变形压下量的增大,材料内流区体积占比及应变离散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增大形状因子,材料内流区体积占比不断减小,而应变离散系数持续增大;而增大壁厚系数,将导致材料内流区体积占比及应变离散系数降低。此外,随着形状因子的增大,单位体积成形载荷减小,而壁厚系数对单位体积成形载荷无明显影响。在法兰类零件镦粗热变形过程中,增大圆角半径及法兰厚度将减小平均等效应变及应变离散系数。载荷行程曲线分为初始载荷上升阶段、中间载荷稳定阶段及最终载荷急剧上升阶段。随着圆角半径及法兰厚度的增大,初始载荷上升阶段延长,中间载荷稳定阶段缩短。此外,单位体积成形载荷随法兰厚度的增大而减小。对圆柱、圆环以及法兰类零件镦粗热变形应力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圆环镦粗热变形方案,可以获得伸长类应变、平面应变及压缩类应变。因此,最终选择圆环镦粗热变形方案进行实验研究。圆环镦粗热变形后,合金基体组织变为双态组织,增强相与基体合金界面在热变形后仍然洁净并且结合良好。通过引入罗德系数(μσ)来评估应变类型与增强相网状结构:当μσ<0时,将产生伸长类应变(dε1> 0;dε2<0;dε<0);当μσ=0,出现平面应变(dε1> 0;dε2=0;dε3<0);当μσ>0时,应变类型变为压缩类应变(dε1> 0;dε2>0;dε3<0)。在分流面两侧材料分别向内外流动而出现分流现象,并导致增强相网状结构在热变形后发生显著变化。变形后网状结构尺寸在最大主应变方向处于拉长状态(R1>R0),在最小主应变方向持续缩短(R30),而在中R2> R0(μσ> 0)间主应变方向上由罗德系数μσ确定:R2=R0(μσ=0)。增强相网状结构轴长比R2 <R0(μσ<0)λ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如下:λ12=exp(2ε13),λ23=exp(-ε1-2ε3),λ13=exp(ε13)。圆环热变形后试样的室温压缩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从伸长类应变位置至压缩类应变位置,极限抗压强度及压缩塑性应变量均先减小后增大;在平面应变位置处取得极小值,最大变化量分别为115.2MPa和11.35%。与TiBw贫化区相比,TiBw富集区存在更大的应力、应变集中及应变能密度分布,这将促进微裂纹在TiBw富集区萌生与扩展。另外,由于基体合金的钝化作用,微裂纹的扩展主要发生在TiBw富集区,并沿增强相网状结构长轴方向传播。建立了断裂平面内增强相网状结构轴长比λ max与压缩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随λmax的增大,裂纹扩展的驱动力增加。此外,由于晶须沿网状结构长轴择优取向排列且增强相含量降低,导致增强相对微裂纹扩展的阻碍作用减小。因此微裂纹沿热变形后网状结构长轴扩展更容易,最终导致压缩断裂强度与塑性应变量的下降。
其他文献
洞庭湖区位于长江中游以南,其水系发达、土质松软的特点,严重影响当地公路的稳定性,制约了洞庭湖区域公路的建设。长期以来,受到国内发展政策的影响,学者们的关注重点基本放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预浸料是复合材料成型制备过程中的中间材料,凭借着存储方便、耐热性好、成型质量高等优点得到广泛关注,由于热塑性树脂成型温度高、熔体粘度大,限制了热塑
如何实现纳米材料在性质和功能方面的可调控,是研究者们长期以来的关注热点。近年来,由于结构和尺寸的可控性,聚合物刷常被视为一种制备可控纳米材料的理想结构。然而,如何实
夹芯结构是一种轻质高强的新型多功能复合材料,且集热交换、抗冲击、能量吸收、电磁屏蔽等多功能性于一身,在航空、航天、船舶、交通等多种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芯部结构
本研究以加拿大疫情期间的应急远程教育为例,从政策、技术等宏观因素及教师、学生、家庭等微观因素出发,对其疫情期间应急远程教育实施过程进行详略得当的分析,特别对教师、学生及家庭等因素进行了重点阐释。具体来说,本研究将通过五个章节,从疫情前加拿大远程教育的发展概况、加拿大应急远程教育的已有准备、疫情期间实施应急远程教育时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举措进行描述与梳理,并借助广受认同的、经典的4R危机管理理论对加拿
雄性不育是高等植物存在的一种现象,雄性不育材料的发现对于开展植物育性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ogu-CMS作为十字花科作物遗传育种工作中运用广泛的雄性不育类型之一,其为杂交制种的育种生产工作和核质互作调控机制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便利。乌菜是十字花科不结球白菜的一个变种。作为江淮一带广泛栽培的蔬菜物种,乌菜雄性不育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其不育机理尚不明确。故进一步了解乌菜雄性不育的调控机理,对提高乌菜高效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大量岩体工程项目的兴建极大地促进了对岩体力学性质的研究。但由于岩石介质的天然复杂特殊性,目前人们对于岩体的力学行为仍不能进行准确且有效地预
瓦伦西亚烯是一种存在于各类柑橘果实中的萜类化合物,由于其较好的生物活性和香气,被广泛应用于香水、香皂、食品和饮料等的工业制造上。但由于其自然含量极低,且目前制备瓦伦西亚烯的方法较为麻烦且花费高,不利于瓦伦西亚烯的大量应用,因而构建细胞工厂进行瓦伦西亚烯的生物合成是更为高效和环保的方法。酿酒酵母作为普遍公认安全(GRAS)的真核微生物,目前已被大量用于各类天然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且其体内拥有内源萜类化
压水反应堆在运行的过程中,燃料包壳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破损,当破损发生后积聚在燃料棒内的裂变产物将释放到一回路当中。其中,放射性裂变气体是一类重要的源项。裂变气体释放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从燃料芯块到芯块-包壳间隙,第二个阶段为从芯块-包壳间隙到一回路。目前,对第一个阶段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并发展出了许多计算计算程序;而对第二个阶段的研究暂时还处于假设阶段。在考虑第二个阶段释放过程时,往往简单
课题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含夹杂或裂纹非均质材料摩擦磨损的微观机理研究”(Grant No.51875059),“轴承钢接触疲劳的微观结构演化机理和实验研究”(Grant No.5147